浅议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浅议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ID:6040988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浅议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_第1页
浅议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_第2页
浅议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_第3页
浅议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_第4页
浅议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摘要: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很容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内外温差过大,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温度裂缝,这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因此,采取必要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本文阐述了温度收缩裂缝的基本特点,并介绍了设置后浇带及控制温度收缩应力、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可供参考。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后浇带;UEA补偿混凝土中图分类号:TU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梁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裂缝始终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

2、种现象,这是因为混凝土会因为水化热问题而产生温度裂缝,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而,必须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1温度收缩裂缝的基本特点8混凝土在水化的过程中发生干缩,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当这两种变形受到模板及钢筋的约束后,在结构内部就会产生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这两种应力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开裂而形成收缩裂缝或温度裂缝。超长混凝土结构中较多见的是在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共同作用

3、所产生的温度收缩裂缝。分析温度收缩裂缝的基本特点,首先应了解收缩和温度变形的一般理念。1.1收缩变形的特性及影响因素一般混凝土最终收缩应变约为(3~5)×10-4,其特点是早期收缩快,半年内可完成第1年收缩量的80%~90%,一年后仍发展但已不明显。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品种、水灰比、坍落度、掺和料、外加剂品种、养护(保温、保湿)和体表比及环境等因素。1.2温度变形的特性及影响因素混凝土温度线胀系数一般为1.0×10-5/℃,其变形随温差升降而变化,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终凝到建筑物使用1~3年内。其影响因素有季节温差、内外温差和日照昼夜温差。1.3温度收缩裂缝的基本特

4、点(1)温度裂缝由收缩和温度变形共同产生,其分布一般为收缩和温度两种裂缝的组合,随环境湿度和温度而变化,随时间的延长而发展,裂缝的开裂和危害程度往往较单一的收缩或温度裂缝严重。8(2)根据不同工程裂缝出现的时间、发展与变化,以及分布、形状、尺寸等特征,一般可分为以收缩变形为主或以温度变形为主,实际工程中较常见的是以收缩变形为主的温度收缩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半月至数月之内,在一年以后趋于稳定,变形极小。(3)主要影响的部位及构件是底层和顶层,房间的梁板构件以及基础梁、挑檐、栏板等外露构件。(4)梁板裂缝呈不同分布和特征,梁裂缝一般垂直于纵向,分布在两侧面,形状呈两头细、中间宽

5、的棱形。裂缝为表面、深进或贯通。单向板缝等间距平行于短边。双向板缝较单向板缝严重,两个方向的板缝纵横交错,不规则,缝大都贯通,板面缝一般宽于板底缝。2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2.1设置后浇带及控制温度收缩应力的措施(1)设置后浇带8后浇带是列入《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2002)中,目前设计人员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混凝土早期收缩量大的特征,其设计思路是“以放为主”。主要作用是释放早期混凝土收缩应力,减小以收缩为主的变形。规程虽然对后浇带的间距、宽度、钢筋处理、浇筑时间有较明确的要求,不少资料对此也有介绍,但是结合多年来对南方地区一些较大型超长工程的设计施工

6、看,深感对后浇带的做法必须予以重视。如设计施工处理不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留下结构隐患。因此就后浇带的具体做法提出几点看法:①间距:规程规定为30~40m。应根据具体工程结合建筑物长度、气候环境特点综合考虑,一般以控制在30m左右为宜。②位置:宜安置在小跨梁开间或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可在梁跨1/3处;平面布置时,要注意梁的布置宜平行于后浇带以免梁截断太多;视具体情况可沿平面非直线宜曲折通过。③宽度:规程规定800~1000mm。建议预留的宽度要考虑满足钢筋错开搭接的要求。可允许在1000~1200mm之间。④钢筋:目前对后浇带内梁纵向钢筋处理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梁、板钢筋均

7、断开后搭接(规程要求),但由于梁钢筋搭、焊接处理筋多截面小操作困难,质量不易保证,易给结构造成隐患;第二种:板钢筋断开,梁钢筋直通不断。目前工程采用较多,但由于梁主筋不断开处理较多时,钢筋全部不断开会约束混凝土收缩,达不到预期效果。8处理措施:梁上部钢筋、腰筋及板墙钢筋应断开后错开搭接或必要时先搭接后补焊。梁下部钢筋不断开,可适当加大配筋率。这样既可大大减小梁钢筋全部不断开对混凝土收缩形成的约束,又可避免梁钢筋全部断开后造成的钢筋搭、焊接困难,这种处理方法多年来已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