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影响

浅谈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影响

ID:6043587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浅谈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影响_第1页
浅谈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影响_第2页
浅谈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影响_第3页
浅谈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影响_第4页
浅谈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影响  摘要:目前我国已进人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居民收入差距仍不断扩大,社会进步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程度,长此以往,终会阻滞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居民幸福感却没有明显上升,相反,还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降趋势,呈现出“不幸福增长”的格局。本文通过分析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和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此,针对性地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策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经济发展,进而对提高居民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差距扩大;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

2、民幸福感引言在联合国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中国内地则排名第112。幸福指数报告指出,财富的多寡并非是幸福指数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人的不幸福到底体现在哪里呢?这主要体现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8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终目的是追求幸福,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因此,采取积极措施,制定有效政策,尽快缩小收入差距,确保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日益提高居民幸福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一、收入差距与“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世界银行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即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步入中等收入国家,因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实现顺利转变,经济发展就会陷入

3、长期停滞.“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差距密切相关。大部分国家未能有效解决多数人共享享财富的难题都持续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国家迈入中等收入陷阱后,中低收入居民消费严重不足导致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因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44~0.66之间,一些国家由于贫富差距悬殊导致社会两极严重分化,甚至政权更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重。如果中国也迈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不再增长届时一定会影响改革和社会安定,所以避免中国进入中等陷阱是现在经济发展的难题。二、我国收入差距的具体表现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200

4、6年已经达到了0.496。2010年实际上已超过了0.5。由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可知,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高达0.61,高于当年世界银行所公布的全球基尼系数平均0.44,说明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8中国收入不均程度罕见,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高基尼系数从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也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可以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政策来实现短期内收入差距的缩小,并且通过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以实现长期的机会均等。三、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负面影响收入差距过大会伤害国家的经济增长,人们的社会凝聚力就会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在国家进行经

5、济改革、经济调整或颁布其他经济刺激举措时,便无法形成共识。相应的便是,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受到收入差距的影响。“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经济增长问题,从理论上讲,收入差距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一)通过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如投资、消费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直接起作用,贫富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差距使高收入阶层的财富积聚,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减弱,高收入阶层奢侈品需求日益增加。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象越严重,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也就越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就越小。8过大的收入差距,不仅影响社会整体的消费需求,而且会减少企业的投资需求.社会整体的消费需求水平

6、下降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需求,而且这种负面影响还会产生成倍的放大效应。(二)间接地通过经济增长的阻力因素集聚爆发首先,社会风险易被收入差距诱发。主要是由于贫富差距过大导致对抗性社会心理的形成以及对犯罪的促进作用,比如群体异质性提高、相对剥夺感上升等。其次,政治风险也易被收入差距过大而引发。在收入分配中,弱势的群体与强势群体相比缺少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作为获得巨大的利益集团的强势群体,不仅收入不断增加,还会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巩固和扩大已有的高收入。二者的矛盾达到一定的程度,政府的经济、法律等手段等也已经不能解决问题,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却只能通过暴力手段,暴力分配的

7、巨大破坏性可从国内外的历史得知。四、收入差距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当国家变得富有时,国民的平均幸福感却并未随之提升,这一现象被称为“幸福悖论”这一现象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出现,目前也开始适用于中国。很多学者认为社会不平等,特别是收人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居民幸福感降低的原因。发展经济和增加收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水平,但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经验却显示,国民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其幸福感指数的相应均衡增加。在过去10年中,中国人的幸福感先升后降,表现出与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8(一)收入差距越大,对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的负面影响越大。收人差距扩大带来

8、的“相对剥夺感”是导致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