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化配电网规划和建设

浅谈智能化配电网规划和建设

ID:6043689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1

浅谈智能化配电网规划和建设_第1页
浅谈智能化配电网规划和建设_第2页
浅谈智能化配电网规划和建设_第3页
浅谈智能化配电网规划和建设_第4页
浅谈智能化配电网规划和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智能化配电网规划和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智能化配电网规划和建设  【摘要】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与改造应与智能电网的规划实施相适应。在条件具备时,可选择主站的智能化应用功能和相应的配电终端配置方案。尤其应注重在自愈控制、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微电网系统的接入、与智能用电系统互动等方面的应用。【关键词】智能化;配电自动化;SCADA;调控一体化1.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7系统描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终端/子站、通信系统组成;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故障报修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配变采集与监测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为外部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配电SCADA、馈线自

2、动化(FA)和电网分析应用等功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借助多种通信手段,实现数据采集、远方控制,通过就地型或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实现故障区段的快速切除与自动恢复供电。通过信息交换总线,与外部系统进行互连,整合配电信息,外延业务流程,建立完整的配网模型,扩展和丰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支持配电调度、生产、运行以及用电营销等业务的闭环管理。可以扩展对于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电网等接入,通过电网分析应用软件实现配电网的自愈控制和经济运行分析,实现与上级电网的协同调度以及与智能用电系统的互动。2.配电主站配电主站必须满足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具备可靠性、可

3、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并可根据各地区配电网架结构、配电自动化应用基础以及供电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和配置软硬件系统。2.1基本功能配电主站的基本功能包括配电SCADA和电网分析应用,其中配电SCADA为必备功能;电网分析应用为选配功能,可根据数据完备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选配。配电主站在保证图形、拓扑来源的唯一性的前提下,具备下列功能:数据采集、状态监视、远方控制、交互操作、智能防误操作、图形显示、事件告警、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数据统计、报表打印和配电通信网络工况监视等。电网分析应用软件包括:模型拼接、拓扑分析、故障判断及处理、解合环潮流、负荷转供

4、、状态估计、网络重构、短路电流计算、快速仿真、负荷预测、预警分析、经济优化运行和可视化调度操作等。2.2扩展功能7配电主站通过与其它应用系统的相关信息交换和业务流程交互而实现的扩展功能,包括:模型/图形信息交互、停电管理、保电管理、双电源管理、计划检修作业、供电可靠性统计、事故紧急处理和一次设备状态监测等。2.3与其它系统的互连配电主站与其它系统之间的互连,应采用基于IEC61968标准的信息交换总线来实现,若有综合数据平台,可作为基于数据库方式的应用系统接入信息交换总线。数据的唯一性要求:配电主站应充分利用其它系统中已有的数据,通过信息交换总线整

5、合“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共享,保证数据的唯一性。数据的完备性要求:配电主站根据应用的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和约束,通过信息交换总线对输入/输出信息进行转换、映射、校验、过滤等,保证数据的完备性。接口的单一性要求:配电主站采用单一的接口通过信息交换总线从其它系统获得相关服务或对其它系统提供服务。2.4智能化功能智能化功能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微电网接入和监控、配电网自愈控制、输/配电网的协同调度、多能源互补的智能能量管理以及与智能用电系统的互动等。3.终端/子站3.1配电终端7配电终端主要指用于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柱上开关、配电

6、变压器、线路等配电设备的监测和控制装置。配电终端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及维护的方便性。配电终端的配置应满足《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的要求,配电终端的功能应能适应不同可靠性、不同接线方式的一次网架。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方案应充分考虑不同于一次设备的特点。3.2配电子站配电子站放置在变电站或开关站中,负责该站供电区域内的配电终端的数据集中与转发。按功能需求分为通信汇集型子站和监控功能型子站。配电子站功能应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的相关要求。3.2.1通信汇集型子站基本功能(1)终端数据的汇集与转发。(2)远程通信功能。(

7、3)终端通信故障检测与上报。(4)远程维护和自诊断能力。3.2.2监控功能型子站基本功能(1)应具备通信汇集型子站的基本功能。(2)在所控制的配电线路范围内发生故障时,子站应具备自动故障区域判断、隔离及恢复非故障区供电的能力,并将处理情况上传给配电主站。(3)信息存贮功能。(4)人机交互功能。4.通信系统7配电通信网的建设应综合考虑配电自动化、计量、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等系统的多种需求,统一规划设计,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不同实现模式,合理设计、建设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配电主站与配电子站之间的通信网络为骨干层,配电主站、子站至配电终端

8、的通信网络为接入层。配电通信网应采用多种通信方式相结合的原则组建,对于需要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区域宜采用光纤专网通信方式;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