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

浅谈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

ID:6043732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31

浅谈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_第1页
浅谈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_第2页
浅谈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_第3页
浅谈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_第4页
浅谈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  摘要:桩基础是桥梁工程的重要部位,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桥梁的质量,但由于桩基础工程隐蔽性以及施工中不可预见性较多的特点,在施工中经常出现系列问题而影响成桩质量,因此在施工中应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组织施工,并根据丰富的施工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来保证最终成桩质量。本文探讨了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关键词: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U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8随着当前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因线型的需要,桥梁在公路工程中所占的比重得

2、到了很大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桥梁工程的质量问题也尤为凸出。桩基础作为整个桥梁工程的重要基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对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但由于桥梁桩基深埋于地表以下,且多数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较高,因此使得桩基的质量较难控制。因此,加强对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技术问题与质量控制的研究与探讨,对及时回避和解决桩基础施工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桥梁工程的施工中,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最为常用的施工技术,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适宜的选择。一、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1、桩基孔

3、定位:施工作业前,应根据桩基的轴线,引出每个桩位的十字中心线,中心线可用小钉钉牢桩孔附近的木桩上,桩位偏差必须控制在10mm以内,且标桩埋设牢固,有明显标记。2、护筒埋设:护筒一般应用工具式钢护筒,护筒的位置应埋设准确和牢固,护筒与坑壁之间一般采用粘性土进行填实,护筒排浆口与泥浆沟要连通,护筒中心线与桩位线偏差不要太大,尽量控制在50mm以内,护筒在粘性土中埋深大约1.0米,护筒上口顶部应高出地面100~150mm,为避免泥浆面层上下浮动,冲刷孔壁而导致坍孔,应保持孔内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0米以上。3、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应保持平

4、衡稳定,在进行钻进施工作业时,不产生倾斜移动,应事先在两个方向用经纬仪测定钻杆的垂直度,使钻杆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3%以内,钻头对孔应准确,钻头中心与护筒偏差不大于10mm。4、制备合格泥浆:泥浆材料用粘性土,可用自来水进行拌制。如是井水、河水时,可加适量的膨胀土、分散剂和增粘剂拌制而成。泥浆循环系统设置循环池、储浆池和沉淀池,其布置按四倍的出土量计算,施工现场应安排一辆车,随时准备外运泥浆。85、成孔与清孔:可根据具体工程施工情况选用泥浆正循环和反循环方法作业,不同类型的土层应采用不同的钻头,一般淤泥、粘性土和淤泥质土,选用

5、鱼尾钻或笼式钻头,穿过较薄的砂夹卵石或在风化岩石层作业时,宜选用硬质合金刀头的笼式钻头,有需要时采用组合牙轮钻头或冲式钻头,在钻孔作业过程中,每前进4米左右,应测量一次孔壁的垂直度,直至设计孔底标高,经常对孔径、孔深、桩孔垂直度进行检测,保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进行清孔,清孔时要保持孔内泥浆面不下降,以便防止坍孔、缩孔,在钢筋笼入孔与安放导管后,混凝土浇灌前,对孔底应采用优质泥浆进行二次清孔,以便沉淀物溢出,在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宜大于150mm。6、钢筋笼安装:钢筋笼按设计图纸制作成型,为保证钢筋笼在运输、吊装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

6、扭曲,应采用螺旋或焊接环形箍筋,每间隔3米加设一道加强箍筋,并逐个与主筋焊牢,钢筋的保护层用预制混凝土小圆盘套在加强箍盘上,这样既可以防止下放过程中钢筋碰撞孔壁,又可起到控制钢筋笼保护层作用,钢筋笼吊起并垂直扶正后,应沿导向管缓缓下放,不得碰撞孔壁,在下放过程中如发现下放困难应及时查明原因,不得强行下放,桩基成孔后应尽快下放钢筋笼,以尽量减少孔底回淤,顶面和地面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误差不大于±100mm。8三、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机具的质量控制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机具有钻机、泥浆循环设备、钻杆、钻头、成桩的导管、混凝

7、土拌制与输送设备等。选择钻机是主要考虑功率和扭矩,功率和扭矩与桩径和切削阻力成正比;选择钻杆是主要考虑粗细和刚度,若钻杆过细,则导致形成的钻杆通道小,限制泥浆的循环量,钻进速度缓慢,沉渣多,难以保证成桩的质量,若钻杆刚度小,受压时容易发生弯曲,造成斜孔形状不规则;选择钻头时应主要考虑其锥尖角度(不应小于120度)和直径(一般要比设计桩的直径小5~6cm),而且钻头形状应对称;选择导管时主要考虑导管的口径、接头的密闭性和长度。直径应满足混凝土的灌注量,接头密闭不漏水不漏气,长度要使得导管下口离孔底的距离在0.5m左右,有时还需配备

8、一些不同长度的小导管。另外,导管孔口的料斗与吊运混凝土的料斗的容量之和应保证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混凝土拌制与输送设备应在施工过程中保持连续稳定,性能良好不中断。2、钻孔前的质量控制8针对不同地层选择不同的钻头,并调整适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