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挑战和应对策略

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挑战和应对策略

ID:604827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挑战和应对策略_第1页
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挑战和应对策略_第2页
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挑战和应对策略_第3页
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挑战和应对策略_第4页
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挑战和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挑战和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挑战和应对策略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在给大学生提供广博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信息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新媒体时代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发挥新媒体的交互功能,营造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网上引导和网下教育相配合。【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随着3G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成了信息消费的主流群体,多数大学生同时具有电脑、3G智能手机和具有娱乐性的电子

2、产品等新媒体。其中3G手机在现代大学生中使用非常频繁,手机QQ、微博、微信、手机WLAN、手机短信等,随时随地享受着无障碍的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新渠道。大多数大学生的资讯获得以及一天中的生活都和新媒体紧密相连,通过手机及网络了解当天的新闻,通过手机微博、微信了解并关注朋友们的最新动向,登陆6QQ或社交网站和同学、家人、好友保持联络,用微博、微信记录或者转发一天的见闻,或者登陆网络课堂学习,或者在互联网上搜集需要的学习资料,或者更新自己的网络空间等等。因此,新媒体成为当

3、代大学生表达个人观点、传递思想的阵地,同时也成为茶余饭后缓解紧张学习生活的减压阀。尽管新媒体有着诸多的信息交流与信息传播的优势,但也与生俱来地带给大学生一些消极影响。一、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1、新媒体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不足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法和手段,但在另一个层面上又增加了人的孤独感。新媒体是把双刃剑,使人有了宣泄和表达自我的场所,但却更容易引发自我封闭的趋势。以前的面对面与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排解烦忧,如今可能变成了个人在网络上的宣泄。通过对身边大学生的了解,相比亲人、同

4、学、老师,他们更喜欢在网络上无拘无束地与网友交流。尤其是当面和父母、老师交流思想的学生更少,大多数都喜欢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微信与老师沟通,认为这样心情会放松,不会感到拘束和压抑。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老师平时与学生交流的互动性有待加强,只是一味的从传者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学生的信息反馈;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的大学生习惯用新媒体与他人互动,过多地依赖网络,长时间处于虚拟空间,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不足,与他人的隔阂越来越重,甚至会致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信任危机。62、新媒体的使用降低了大学生的学术研究力现代大学生驾驭、消费新媒体的

5、能力都很强,在广阔的信息环境中能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将其应用到学习中来。新媒体的网络资源极大丰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搜不到的。因而很多大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时,惰性占了上风,懒得动脑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网上百度一下,资源整合消化的过程都没有,最喜欢的就是复制粘贴,作业千篇一律,大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学习能力,退化了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3、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独立地参与意识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阅历浅,历练不足,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形成的过程中,对于新媒体环境中海

6、量的信息以及来自世界上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交织冲撞,必然会对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消极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在大学生中不乏存在,他们的对事物的判断过于肤浅盲目,缺乏指导因而导致了价值观念的扭曲。二、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要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和沟通方式,将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1、新媒体时代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6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以及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给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的契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

7、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改变说教式的单一教育思想,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群体条件下的交流互动。从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对新媒体的驾驭能力,在新媒体知识运用方面,至少要与学生保持同步,在行为规范方面要走在学生前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且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放低姿态,以网友的身份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全面沟通,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2、发挥新媒体的交互功能,营造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融入

8、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环境搭建起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QQ群、微信朋友圈、博客、微博、电子邮箱,都是极好的与学生交流的平台,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直接与学生对话。教师加入到学生的群体中去,实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诉求,并在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