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ID:6049055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摘要介绍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规程,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整地定植、半促成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关键词草莓;半促成栽培;操作规程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2-0061-02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是一种红色水果。草莓是对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通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VC、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V、V、烟酸及钙、镁、磷、铁等,有帮助消化的功效,草莓还

2、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1-2]。涡阳县草莓种植面积从最初的3.33hm2左右,发展到2013年,已达333.33hm2,经济效益达15万元/hm2以上。1品种选择可供选择的品种有红颜(99号)、红颊、甜查理、章姬、全明星、宝交早生、天皇御用、万德1号等。2育苗2.1母株选择6于6月上旬草莓结果后期,选择结果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明显退化症状的母株(最好是无毒苗)带土定植于准备好的苗床中。苗床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段。施入有机肥或腐熟栏肥30~45t/hm2,耕耙平整,开沟做畦;畦宽(连沟)2m。每畦种植2条,株距0.3m;

3、种后浇水3次使植株成活,以后经常性除草和进行水分管理,施氮化肥1~2次,每次施300kg/hm2左右促进生长。2.2秧苗假植为促进秧苗花芽分化,进行一次假植。8月上中旬假植育苗,8月下旬开始控制肥水,停施氮肥,并使土壤保持适当干燥。栽完后,用遮阳网等遮光物遮光降温以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3整地定植定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做畦前进行翻耕,施入基肥,一般施腐熟栏肥45~60t/hm2或饼肥2250kg/hm2、复合肥750kg/hm2,基肥应在定植前8d施入土壤并拌匀,以防肥害。畦宽1.3m,沟宽30cm,株距20cm,

4、行距25cm。每畦5行,定植19.5万株/hm2左右。种后浇水,以后也要保持土壤湿润。4半促成栽培管理4.1温度管理610月下旬左右视气温情况加盖小拱棚。架小拱棚前先铺设黑色地膜或干净稻草,铺好后先两边压土,然后在苗上端撕破小洞将苗引出即可(稻草平铺在草莓苗四周)。小拱棚用2m幅宽的薄膜,拱高60~70cm,此时白天温度掌握在25~30℃。如温度过高,可打开小棚两端通风降温,晚上盖好小棚保暖,以利于开花结果[3]。4.2破除休眠进入11月以后,由于低温和短日照的综合影响,植株呈休眠状态。中旬可用10mg/kg赤霉素(GA)溶液对株心喷洒,喷洒宜在

5、晴天下午进行,10多天后即出现花序伸长,叶片增长,植株长高的现象。4.3人工授粉开花以后由于棚内无昆虫,为了保温又不便打开薄膜通风,因此没有传粉授精的自然条件,所以必要时需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具体办法:用干燥的毛笔,涂刷花心即可。每隔2~3d进行1次,到花序已坐7~8h,可不再进行授粉。4.4后期管理次年2月气温逐渐转暖,调节棚内温度和通气至关重要。此时要视气温高低经常打开小棚调节温度,到4—5月温度渐高,要防止棚温过高而影响花粉正常受精,植株受热叶片枯死。打开小拱棚的办法是将两边膜向上卷,留在顶部,这样既可以防雨,又可以减少烂果[4]。6

6、4.5注意防治病虫害4.5.1病害防治。叶斑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并可再侵染,尤其是保护地栽培,棚内湿度大,病果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防治方法:①叶斑病、白粉病: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病叶率10%),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施,7~10d后再喷1遍,或用70%甲级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g/hm2对水225~450kg/hm2进行喷雾。②灰霉病:用50%扑海因500~

7、7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250g/hm2,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2250g/hm2喷防。4.5.2虫害防治。蚜虫:蚜虫吸取草莓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草莓也因蚜虫排出甘露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防治方法: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当田间百株蚜株率达5%时,可选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25~375g/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75~450g/hm2,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0g/hm2,或40%毒死蜱乳油750~1050mL/hm2,或50%抗蚜威粉剂150~225g/hm2,或4

8、.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450mL/hm2,上述药剂任选一种,对水225~4506kg/hm2喷雾,需再次防治时,再选另一种药。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