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光网络技术和应用

软件定义光网络技术和应用

ID:6051909

大小:3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01

软件定义光网络技术和应用_第1页
软件定义光网络技术和应用_第2页
软件定义光网络技术和应用_第3页
软件定义光网络技术和应用_第4页
软件定义光网络技术和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软件定义光网络技术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软件定义光网络技术和应用  采用软件驱动的光路传输调节、软件编程的光路灵活交换、软件扩展的光路自动联网等关键技术,软件定义光网络可以满足对网元节点传输能力的灵活配置以及对业务带宽按需调度的要求,能够实现异构网络的统一控制、网络资源的虚拟化提供、面向数据中心的高效互联等应用,是支撑下一代光网络向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方案。光网络;软件定义;传输;交换;联网Withsoftware-adjustedlightpathtransmission,software-programmedlightpathswitching,andsoftware-scaledlightpathnetworking,a

2、software-definedopticalnetworkcanflexiblychangetransmissionforopticalnetworkelementsandon-demandallocationofservicebandwidth.Thisisespeciallyimportantforunifiedcontroloverheterogeneousnetworks,virtualizedresourceprovisioning,anddatacenternetworking.Software-definedopticalnetworkingisbecominganimpor

3、tantwayofheighteningtheintelligenceofopticalnetworks.opticalnetworks;softwaredefined;13transmission;switching;networking光纤通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飞速的发展,各种节点、系统和组网技术层出不穷,单信道速率达到太比特每秒,通信规模与容量获得了空前提升。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电信基础设施之一,光网络在支撑社会信息化、宽带化建设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机-物信息交互量与日俱增,光网络的动态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增强,传统自动交换光网络/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ASON/GMPLS)

4、架构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智能光网络发展途径。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革命性进展以及光网络承载业务功能的不断变化,光网络的发展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刚性带宽管道”思维,而是出现了波长柔性化、业务增值化的趋势与特征。本文借鉴网络中流量工程的概念,提出了频谱工程和业务工程两类需求挑战。(1)频谱工程13流量工程是网络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解决将分组数据流高效率地映射到物理拓扑上的任务,并且能够改善业务质量,增强网络运行的效果和性能。流量工程主要描述的是针对时间域分组处理的策略和方法,不涉及与频谱相关的内容。传统波分复用技术受到固定频谱间隔、固定调制格式等限制,存在频谱利用不灵活和效率低下的缺

5、点,难以满足未来大带宽、高突发的分组数据传送要求。灵活栅格技术的出现,使得光网络中频谱资源走出了固定分配模式,向按需带宽的弹性切片化方向发展。如何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利用能够像在时间域上的处理那样灵活,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挑战。本文将这类需求统称为频谱工程问题。(2)业务工程以ASON/GMPLS为代表的智能光网络解决方案,其核心是交换自动化,侧重于针对连接建拆处理过程的控制,包括路由、信令、发现和链路资源管理等功能[1]。然而,连接并不等同于业务,业务的完成还包含丰富的业务提供逻辑。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应用的出现,提出了虚拟化、可编程等新的挑战,推动光网络由控制平面智能向业务处理智能方向发展。传统光

6、网络存在“重控制、轻业务”的问题,难以满足这一趋势要求,如何围绕以业务智能化为核心构建网络控制功能,迫切需要在机理上实现创新与突破。本文将这类需求统称为业务工程问题。为了应对上述两项需求,扩展现有ASON/GMPLS是一种可能的做法。由于需要引入业务感知、损伤分析、层域协同、资源虚拟等新的策略与规则,ASON/GMPLS控制“胖平面”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由此导致网络控制功能越来越复杂。如果能够把将部分智能性进一步从控制平面中剥离出来,这样将有利于提高光网络的整体资源利用效率,并增强更为灵活的业务提供能力。13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出现为解决以上难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现方案。美国斯坦福大学

7、于2007年率先提出并开发了SDN/OpenFlow交换结构模型,可通过开放的流表支持用户对网络功能行为进行控制,为支持互联网创新研究建立了实验途径[2]。在InfoWorld于2011年11月公布的将影响未来10年的10项新技术中,SDN排名第二。SDN技术具有可编程能力的优点,能够很好地适应光网络统一、灵活、集成的控制需求。软件定义光网络的架构实现了由控制功能与传送功能的紧耦合到控制功能与运营功能的紧耦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