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究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究

ID:6052418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1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究_第1页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究_第2页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究_第3页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究_第4页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究  摘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2013年远景目标,必须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理论是我们讨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的理论基础,重温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对深入、准确理解和探讨我国特定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重庆农村;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

2、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7重庆市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直辖市,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因此,对重庆农村地区而言,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全面提高重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无论是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还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马克思经济发展

3、思想及现实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明确表示,“我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首先是指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分配运动规律,也可以理解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过程,同时探索了关于现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1、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思想。二重性思想既是马克思的方法论,也是对现实经济现象、经济过程的客观反映。“马克思方法的精髓是应用唯物辩证法揭示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二重性学说”,“矛盾二重

4、性不仅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且存在于构成客观事物的要素之中”。具体来说,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属性,同时也决定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二重性。2、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例性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并论证了“资本主义不协调发展”的命题,不协调发展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资本积累和资本增值的矛盾、资本生产手段和资本生产目的的矛盾,7同时探索了关于现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规律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整个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源于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因此,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与不协调性规律,并最终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3、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马克思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是指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劳动的有效率使用问题,按照马克思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方法论,在商品经济中,能体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属性的只能是人们付出的抽象劳动,因此,马克思经济思想中的效率性针对的对象只能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劳动,劳动的有效率使用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劳动时间的节约,二是增加生产性劳动,减少非生产性劳动。4、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思想。

6、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指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实现经济发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是辩证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资本主义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在内在矛盾的推动下可持续性与不可持续性交替出现,但最终的趋势是不可持续的,甚至会趋于崩溃。5、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7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是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是马克思对经济发展思想的重大贡献。迄今为止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分析都以强调静态均衡为特征,反映了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机械的、静态的

7、和封闭的世界观a。而马克思经济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的,即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二、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1、西部重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农村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条件。按照现行的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很难直接覆盖到广大乡村,而省级政府的投资也用于同中央政府的大中型项目的配套,农村小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靠县和乡政府来承担,而县和乡镇政府靠财政吃饭,连国家投资的项目

8、的配套资金都难以落实,很少对农村小型设施进行投资,从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格局。2、生产7盲目性,发展特色不鲜明。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是需要农村基层干部具体抓好的工作,但是许多村庄没有形成比较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性、重点性不突出。面对持续发展变化的市场,农民群众难以判断认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把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