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数字标准扫盲

高清数字标准扫盲

ID:6054911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1

高清数字标准扫盲_第1页
高清数字标准扫盲_第2页
高清数字标准扫盲_第3页
高清数字标准扫盲_第4页
高清数字标准扫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清数字标准扫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清数字标准扫盲(2008-02-2110:22:17)标签:it  DMB-TH、DVB-T、ATSC、DVB-S、DVB-S2的H.264,MPEG-2高清数字标准扫盲 作者:山东青岛有线电视网络中心李青龙(总工办工程师)      摘要  DVB-S.2作为新一代数字卫星广播标准即将出台,草案已正式发布,新标准在提升原有信道传输容量的同时,还将大大拓展业务范围,得到了广电、电信、计算机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在与以往标准相比较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新标准技术上的主要优势,并简要介绍了标准的研发背景、目前的进展及未来应用前景。      关键词  DVB-S.

2、2信道编码纠错调制交互式应用      一数字卫星广播标准的发展沿革与DVB-S.2  数字卫星广播标准发展始于1990年代初,应用较多的制式主要有两种,即欧洲的DVB-S标准和美国GI公司开发的Digicipher标准,两种方式互不兼容,其差别主要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即信道编码,而信源编码部分都采用了MPEG-2。  从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的ETS300421算起,DVB-S作为当今广播电视领域的主流卫星传输标准,问世已逾十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1995年中央电视台通过卫星播出数字压缩加扰电视节目时,我国尚未公布将DVB-S作为试行标准

3、,当时采用了美国GI的Digicipher系统,随着近年来国内模拟卫星传输方式淡出市场,国内各上星频道普遍采用了DVB-S技术。  十年的使用期同时意味着DVB-S的核心技术与当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水平渐行渐远,因此,基于当前硬件支持能力和编码算法的最新成果,开发更适应当前乃至未来中长期业务发展需求的技术标准就成为当务之急,DVB-S.2也因此呼之欲出。  DVB-S.2由JTC(联合技术委员会)制定,JTC最初于1990年由EBU(欧广联)、ETSI联合组建,负责制定广播电视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1995年该组织吸纳CENELEC(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

4、加入,后者负责广播电视接收机方面的标准化工作。DVB-S.2的制定采用ETSI的“两步式”程序,2004年6月,公开发布DVB-S.2草案(即DraftETSIEN302307V1.1.1),目前进入公开的意见征询阶段(2004.6.2~2004.10.1)。DVB-S2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合理的复杂程度下达到最优的传输性能及可扩展性。      二DVB-S.2的系统流程  DVB-S.2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由于其良好的扩展性,因而每一部分都包括较多的选件、适配等单元,复杂程度远胜DVB-S。图  2  模式适配(ModeAdaption)是输入数据流的

5、接口,用来适配DVB-S.2种类繁多的输入流格式。对于固定编码调制(CCM)模式来说,模式适配部分包括对DVB-ASI流(或DVB并行传输流)的透明解包和8位循环冗余校验。  流适配完成基带成帧、加扰两个功能。为配合后续纠错编码,基带成帧需要将输入数据按固定长度打包(不同的纠错编码方案有不同的“固定长度”),不足处则填充无用字节补足。  前向纠错采用LDPC(内码)与BCH(外码)级联的形式。  映射部分按后续采用的具体的调制方式(QPSK、8PSK、16APSK、32APSK),将输入的经过前向纠错的串行码流转换成满足特定星座图样式的并行码流。  物理层

6、成帧部分通过加扰实现能量扩散,以及空帧插入等。  调制部分完成基带成形和调制。      三DVB-S.2的主要改进方面      1.多业务支持  广电数字化带来了节目与数据业务在传输流程上的统一,新的数字卫星广播标准也就不再局限于广电领域,而是面向更广阔的业务领域。准确地说,DVB-S.2是服务于宽带卫星应用的新一代DVB系统,服务范围包括广播业务(BS)、数字新闻采集(DSNG)、数据分配/中继,以及Internet接入等交互式业务。与DVB-S相比,在相同的传输条件下,DVB-S.2提高传输容量约30%以上,同样的频谱效率下可得到更强的接收效果。 

7、 在广播业务(BS)方面,DVB-S.2提供DTH(直播卫星)服务,也考虑到了地面共用天线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的需求。从与以往的兼容角度考虑,有两种模式供选用,即NBC-BS(不支持后向兼容)和BC-BS(支持后向兼容)。由于目前有大量DVB-S接收机投入使用,后向兼容模式将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兼容使用需求,在这种模式下,旧的DVB-S接收机可以继续接收原来的节目,新的接收机则可以接收到比前者更多的信息。当将来DVB-S接收机逐步淘汰后,采用兼容模式的信号发端将改成非兼容模式,从而真正意义上充分利用DVB-S.2的信道传输优势。  除广播业务外,DVB-S.2

8、还支持交互式服务(包括Internet接入)、数字新闻采集及数据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