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在高速公路测量中应用

gps技术在高速公路测量中应用

ID:6057808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gps技术在高速公路测量中应用_第1页
gps技术在高速公路测量中应用_第2页
gps技术在高速公路测量中应用_第3页
gps技术在高速公路测量中应用_第4页
gps技术在高速公路测量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gps技术在高速公路测量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PS技术在高速公路测量中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GPS技术已经能够成功应用于各类测量工程中,其中也包含对高速公路的测量。这种测量技术的运用是技术上的巨大革新,在外业勘测中有效性较高。目前,GPS技术已经能够达到实时动态测量效果。基于这一背景,简要阐述GPS技术的应用原理,分析这种技术在测量高速公路相关信息的应用,并以某项高速公路工程为例简单描述其应用要点,旨在优化GPS应用,提高测量有效性。关键词GPS;高速公路;测量应用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

2、013)21-0110-02GPS是一种全球定位技术,起始于1958年。在20世纪70年代,这种技术真正实现了卫星定位,并逐步系统化。GPS技术最初是为实现海陆空提供精确导航以及情报搜集而设定的,即用于军事方面。随着研究投入的不断加大,目前这种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在地球外部覆盖了24颗卫星,实现了在各领域的有效应用。高速公路的测量目的在于了解公路相关信息,查看其设计、使用是否符合要求。1GPS在测量中的优势1.1精确定位6一般而言,红外仪的测量精度为5mm+5ppm左右,而GPS的测量精度已经能够达到红外仪水平。但GPS

3、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远距离测量方面,距离越远,精度越高。例如,在基线小于50km时,精度在12*10-6左右,但当基线在100m-500m之间时,精度能够达到10-6-10-7。1.2自动化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如今这种技术已经让数据信号接收机越来越小,设备不断改进、优化,已经能够方便测量人员携带。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只需要将天线对中并且整平,测量仪器高度并打开电源,就可以开始测量了。测量前需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仪器观测能够实现自动化,只需要采用相关软件就能够达到对数据的处理效果,自动计算出三维坐标。1.

4、3观测时间较短对高速公路的测量不能够长时间进行,因此测量需快速。在使用GPS方式设置控制网的时候,每个站点的观测时间只需要半小时。如果测量采用的是静态定位,在20千米以内的基线中仅需不到5分钟就能够将目标坐标求出。2GPS在测量中的作用2.1静态定位6这种静态测量方式适用面较广,能够对短距离或是长距离基线同时适用。在这种测量中,通常会用到3个接收机,把天线设立在基线两端,并标记好测量中心,将其对中整平。这样一来,3台接收机就可以在同一时间对高速公路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式需4颗及以上卫星,并将采样率全部设置在5s-30s之间

5、,截止高度角也应相同。基线之间的精度与距离决定了观测时段长度,长度可以是几分钟,也可以长达几小时。在测量中,系统会自动解算用户站坐标(通常都是三维坐标)以及整周未知数。结束观测要根据解算结果判断,若结果的变化没有达到稳定趋势,则不能停止观测。随着RTK技术的普及,定位只需要5分钟-10分钟即可完成,相信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进,定位时间会越来越短,精度也会越来越高,最终将目前高速公路测量中使用的全站仪完全替代。2.2动态定位在高度公路测量领域,这种动态定位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能够达到测量纵断面地面线、图形测绘、测量公路横断面以及

6、测量中桩的作用。测量时间较短,一般仅需要2秒-6秒即可达到精度在1厘米-3厘米的效果。同时,测量过程中无需通视,相对于全站仪而言更为方便快捷。一般而言,高速公路设计范围较广,长度较6长,公路等级高,在传统测量中采用的方式无法达到对精度的要求。在现代化测量中,GPS技术的运用能够在平面控制中对路线展开平差分析与导线网测量,利用GPS对中线进行放样。这一技术已经成功运用于高速公路测量中,如国道214、共茶高速以及国道109,测量结果得到一致好评。3高速公路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3.1设计控制网控制网的设计首先需要严格选取坐标系

7、,将“WGS-84”大地坐标系统向平面坐标系转换的过程中,需确保测量区域中投影长度不超过每千米2.5厘米的变形值。坐标系统的选择可根据以下两项标准来判定:1)投影长度≤每千米2.5厘米:这种情况应选用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正形为3度。在条件适用情况下,也可采用抵偿坐标系。2)投影长度>每千米2.5厘米: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抵偿坐标系,以免测量出现误差。当需要测量的高速公路长度超过一个投影带的有效范围时,应设置多个投影带,在每两个投影带范围交叠的地方设置能够相互通视的GPS测量点。3.2具体测量应用——以某高速为例在一条全长约1

8、46千米的高速公路中,设计有5座隧道与23座桥梁,其中有3条隧道属于特长隧道。6在使用GPS技术展开测量时,需要从高速路段开始的地方起,每5千米至8千米设置一对观测点,两个观测点之间需要相互通视,间距在600米左右即可。由于这条高速公路中存在特长隧道,在对长度在1500米以上的隧道进行测量时,应在隧道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