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探究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探究

ID:6059551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探究_第1页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探究_第2页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探究_第3页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探究_第4页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探究  摘要:东营凹陷缓坡带位于东营凹陷的南部盆缘部位,该区沙二段河道广泛发育,埋藏深度浅、储量丰度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储层展布规律及油气成藏规律认识不是很明确,相对勘探程度较低。通过结合钻井及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对沙二段河道砂岩油藏的有利油气储集层和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明确了主要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划分了有利区。关键词:东营凹陷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东营凹陷缓坡带东段包括陈官庄断阶带、王家岗-丁家屋子断裂带两个构造带和一个草桥地区。整体呈一北倾的缓坡构造,面积大约有400km2。缓坡带的探明储量以沙二段和沙

2、四段为主,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主要探明储量来自具有良好聚油背景的中央隆起带和通王断裂带,结合钻井及地震情况,认为沙二段油藏类型多样,油气充满度高,产能相对其它层系较好,但岩性油藏、地层油藏探明程度极低,仅有少量出油点,没有形成规模储量,所以缓坡带沙二段岩性油藏及盆缘地层油藏有较大勘探潜力。一、地质特征1.构造特征6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形成于燕山运动二幕,发育于中、晚白垩世和第三纪,东营凹陷的演化经历了隆起—断陷—拗陷的发育过程,为典型的北断南超、北陡南缓的不对称箕状盆地,南部缓坡多次出现剥蚀和超覆,为地层油藏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通王地区发育一系列

3、的盆倾断层,持续活动时间长,可以有效沟通油源,二级三级断层多,形成复杂的断块组合,为形成构造岩性及地层油藏提供条件。在多种岩性与断裂组合关系中,有六种有利圈闭组合,其中岩性及地层油藏是缓坡带地区沙二段河道砂岩的主要勘探方向。二、沉积旋回划分1.单井相分析单井相研究的原则总体上可以称为综合性原则,即纵向综合分析一口井的岩性岩相变化特征,结合所处湖盆位置地震解释所揭示的构造及沉积的基本背景,确定其沉积相类型和沉积序列。单井沉积相划分可分为2步:(1)依据岩性变化旋回和电测曲线、岩性和岩相特征划分单井层序;(2)在体系域范围内依据岩性特征和电测曲线确定沉积

4、相类型。如在N9/G9井中,大套块状砂岩发育并且呈向上变细的正旋回很可能是河道沉积(图2)。通过对十几口主要钻井进行单井相分析,为王家岗构造带地震层位解释、地震相标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62.井震联合层序划分井—震交互层序划分对比具体是通过在工区内搭建纵横格架连井剖面及相对应的格架连井地震剖面来实现的。地震层序划分对比就是结合露头层序、钻井层序以及地震反射结构和特征,对代表不同时代地层单元的地震反射层进行梳理和划分,通过对层序界面的识别、地震层序界定及地震追踪来实现的。应用单井层序划分技术,准确标定两个层组界面,进行层序解释。考虑古生物层序组合类型

5、及含东营凹陷缓坡带主要物源方向来自南部的广饶凸起和东南部的东营三角洲,沙二8砂组沉积之后逐渐由东营三角洲前缘相转化为平原河流相沉积,南坡地区沙二段沉积类型主要为辫状河和曲流河以及两者的过渡相,研究区东部和南部主要为辫状河沉积,砂岩普遍较厚,为“砂包泥”结构,难以形成岩性圈闭;而东北部地区为过渡相或者曲流河沉积,具有“泥包砂”结构,易形成岩性圈闭。应用井震联合层序地层分析,精确划分河道旋回,通过划分N9、G9基准面旋回,得出N9在Es2-5存在一期旋回,G9在Es2-5和Es2-7分别存在两期旋回。三、成藏条件分析1.储盖条件6通过对测井、地震资料的统

6、计以及对储盖配置关系研究,发现东营凹陷缓坡带储层发育,主要存在两种储层展布模式:储层厚、泥岩薄的地区,主要靠构造、地层圈闭成藏;砂体相对较薄、泥岩厚的地区,易形成岩性圈闭。所以在东营凹陷缓坡带北部通王断裂带地区因断层发育,主要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南部因地层封堵,东西岩性遮挡,能形成有效的岩性地层圈闭。从圈闭的底板条件和盖层条件进行分析,沙二段下覆地层以泥岩为主,局部分布灰质砂和砂质泥岩,底板条件有利。上覆地层馆陶底岩性主要有底砾岩、泥岩、玄武岩等。自W951至C8一带沙二段上覆馆陶组底部岩性为泥岩,能形成局部有效的盖层封堵。通过分析各砂组的沉积特征

7、,得出Es2-5、Es2-7两个砂组上部沉积了相对稳定的较厚泥岩层,与下伏的河道砂岩匹配能形成有效的圈闭,对油气的纵向、横向封堵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南坡地区沙二段油流井多分布于这两个砂组中,为主要的油气储集层。2.尖灭线落实尖灭线落实是地层油藏勘探的关键,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提高分辨率处理,精确落实尖灭线的位置。沙二段河道内幕反射较弱,无法识别地层的变化情况,为此对其进行能量均衡处理,再结合地震正演模型,采用夹角地震外推技术,通过统计东营组与下伏沙一段的夹角外推,精细落实了T2、Es2-5、Es2-7三层削蚀尖灭线,从近南北向剖面上可以清楚识别沙河街地层

8、与上覆馆陶组之间削蚀地层接触关系;3.储层预测6研究区河道砂岩厚度在3-28m,河道砂体在井上可以对比,而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