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究述评

中国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究述评

ID:6059714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01

中国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究述评_第1页
中国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究述评_第2页
中国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究述评_第3页
中国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究述评_第4页
中国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究述评  摘要:近年来,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针对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梳理并给予简要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关键词:低碳经济;研究;述评一、引言10中国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究述评  摘要:近年来,低碳经济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针对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梳理并给予简要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关键词:低碳经济;研究;述评一、引言102003年英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消耗资源少、环境负

2、担低、产出效率高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会比“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更有利于经济、社会、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会创造出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006年10月30日,英国政府又发布了由尼古拉斯·斯特恩(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牵头完成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简称《斯特恩报告》)。该报告以气候科学为基础,运用分解手段来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建立涵盖经济、环境和能源的宏观经济模型来对低碳经济的社会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显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越早越好,

3、并且越早推动成本也越低。报告的这一结论也呼吁各国政府要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型。该报告一经发布,就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更是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本国低碳经济的相关计划。可以说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构建全球“责任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和世界发展的导向标,并成为涉及能源使用、产业调整、技术革新、环境治理、公众意识提高、国家间博弈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将逐步成为规制世界发展的新规则。而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涉及到能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诸多影响因素的动态系统工程,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对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客观准确评价有助于更好的解决低碳经济发展

4、中所存在的问题,使低碳经济的发展步入一个更加健康稳健的轨道。因此,一个好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政府机构和学者们都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本文就对近年来关于我国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方面的文献按照其应用层面来进行分类梳理并进行评述。二、国家及省级层面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研究1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2009)提出了一个包括低碳生产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人文发展指标和低碳政策指标等五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体系。付加锋等(2010)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和低碳环境为维度衡量中国低碳经济

5、发展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定量评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潜力提供参考依据。胡大立等(2010)从产业链的初始资源到最终消费市场这一路径,构建了包括低碳能源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产业产出指标、低碳废物处理、低碳社会环境、低碳科学技术6个维度内含20个统计指标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李晓燕(2010)选取了经济发展系统、低碳技术系统、低碳能耗排放系统、低碳社会系统、低碳环境系统、低碳理念系统六个维度来构建省区低碳的经济评价体系,并选取了我国典型的省份进行比较。牛凤君等(2010)构建了由经济发展系统、低碳技术系统、低碳能耗排放系统、低碳社会系统、低碳环境系统、低碳理念系统六大类的新疆低碳

6、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许涤龙等(2010)通过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很多指标数值都超出临界范围,说明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同时对国内30个省市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发现,中国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分三个层次: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得最好,中部城市次之,西部靠后。唐笑飞等(2011)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并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

7、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可以看出,在国家及省级层面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研究文献中,虽然研究的视角和采用的分析方法有所不同,但大多数的研究都抓住了低碳经济评价体系不仅仅是对经济发展的评价,也必然包括对于能源和环境的评价,在构建指标时不仅包括经济指标也涵盖了能源和环境指标。三、城市层面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研究10Turnpenny等学者(2004)、(2005)设计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区域低碳发展模型,该模型假定该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