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机制探究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机制探究

ID:6060849

大小:3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01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机制探究_第1页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机制探究_第2页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机制探究_第3页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机制探究_第4页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机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机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机制探究  [摘要]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机制包括:直接作用机制、中介作用机制和调制作用机制。在直接作用机制下,产业转移的发生可直接促进移入地的技术水平,当地企业可通过“技术监听站”、“逆向工程”等手段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研究、学习和模仿,强化创新意识,甚至开发出具有竞争性的相似产品。在中介作用机制下,当地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子公司进行合作与竞争中,会间接增加科技投入,并最终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在调制作用机制下,移入地的行业特征、吸收能力、制度因素以及地理因素等调制因子对技术溢出的有效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关键词]产业转移;技术

2、溢出机制;技术进步伴随着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不仅使移入地资本存量增加、投资质量提高以及就业压力缓解,而且对移入地经济长期发展还含生产技术溢出效应。早在1974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Caves首次将计量经济方法运用到产业转移溢出效应实证研究中,随后很多学者在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实证检验中,得出了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负的挤出效应。Kinoshita(1998)、张建华、欧阳轶雯(2003)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的四种机制:示范与模仿效应、竞争效应、关联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效应。11随着研究的深入,单纯的正溢出效应和负挤出效应的表

3、述和观点是不全面的,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技术溢出实证中观测到的结果,实际上是正负效应相互抵消之后的结果,不能仅从结果上判断产业转移带来的好与坏。由于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是一个综合性、交互性的过程,从上述提到的四种溢出机制中也难以清晰地辨别出各种机制的路径选择。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的三种机制,即直接作用机制、中介作用机制以及调制作用机制。引入科技投入中间环节,从技术进步的流程出发,深入研究了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的微观作用机制,并探讨了各种作用机制相对应的路径选择(见图1)。一、直接作用机制产业

4、转移技术溢出的直接作用机制是指产业转移的发生直接促进移入地工业产业技术进步的传导机制。国内外的学者大多选择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产业转移研究对象,并建立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模型,具有代表性的是CoeandHelpman(1995)[]建立的FDI技术回归模式,该模型的基准形式是,其中表示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变量,表示外资分支机构在东道国的产业转移水平,表示技术外溢的其他影响因素,表示随机因素的扰动。模型回归结果中前的系数大小就表示11对技术进步的直接作用大小。Caves(1974)选择劳动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的测度变量,运用1962年加拿大和196

5、6年澳大利亚的23个制造业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对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劳动生产率指标的选择同样可以在一些学者(Globerman,1979;Blomstrom&Wolff,1989;Kokko,1994;陈涛涛,2003)的研究中得到体现。CoeandHelpman(1995)则选择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的测度变量,选择22个OECD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外资企业R&D对当地生产力有益,且当地经济的对外贸易越开放效果越好。综上所述,产业转移的发生会直接促进移入地的技术水平。因此,将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的直

6、接作用机制模型归纳如图2:11模仿和学习是当地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直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跨国公司作为产业转移的绝对主体,同样也是产业转移的产物。跨国公司是世界上产业技术的主要创新者,核心技术是维持其垄断优势的基础。随着跨国公司转移到东道国,跨国公司不仅会带来新设备、新产品或新的加工方法,而且还将产品选择、销售策略以及管理理念等非物化技术引入东道国,于是就为当地企业采用新技术或进行技术仿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关于示范和模仿直接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直接证据是充分的,Tilton(1971)和Lake(1979)在研究欧洲半导体工业时,都强调了美

7、国跨国公司在欧洲半导体工业的技术示范效应。进一步分析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直接作用机制的路径,笔者认为产业转移的发生,当地企业可以通过“技术监听站”(Mansfield&Remon,1980)、“逆向工程”(Kim,1980)等手段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研究、学习和模仿,创新意识,甚至开发出具有竞争性的相似产品。这种路径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绕开和突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Kim(1980)通过对韩国电子消费品生产厂商的研究发现,1975年在15个黑白电视机组装厂商中,有11个是通过引进其他厂商的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逆向工程掌握必要的技术后才得以进

8、入该行业的。11人力资本流动也是产业转移直接技术溢出的一种重要方式。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资源,对于消化、吸收、促进技术进步的工作都需要人力资本来进行。人力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