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行宫》翻译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行宫》翻译

ID:6061377

大小:3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01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行宫》翻译_第1页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行宫》翻译_第2页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行宫》翻译_第3页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行宫》翻译_第4页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行宫》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行宫》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接受美学角度看《行宫》翻译  摘要: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两位创始人伊瑟尔和姚斯的意义未定性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入手,分析了元稹的《行宫》的翻译。笔者认为正是诗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展开联想,而读者期待视野的差异性又使这些联想各不相同,从而不同的译者给出了不同的译文。关键词:接受美学;期待视野;意义未定性;空白;想象空间物是伊瑟尔(Iser)和姚斯(Jauss)。与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只关注作者和文学作品本身不同,这一理论着重强调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把文学鉴赏的重心从作者和作品转向了读者,出现了“读者中心论”。伊瑟尔提出了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理论,而

2、姚斯则提出了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理论,并指出“文学并非一种自在之物,而是为它之物。接受活动是将作品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的生命的唯一可能的途径”。两位接受美学理论家研究重点的不同使接受美学的研究内部出现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大研究方向,本文就是将两者的理论结合在一起,从意象的角度分析元稹的《行宫》及其四种译文,笔者认为正是原文的模糊性也即意义空白性和读者的期待视野的差异导致了译文的多样性。11一、模糊性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和普通的著作如学术论文、科学报道等等是不一样的,普通著作的语言是解释性的,是用来说明某个事实或真理;而文学作品的语

3、言则是描写性的,是用来描绘这个世界、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的语言含有许多意义未定性和意义空白,这些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是连接作者的创作意识和读者的接受意识的桥梁,他们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让读者能自觉主动地参与作品,从而使作品的生命力更加鲜活。正是文学作品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而这种模糊性又导致了意义未定性和意义空白,让读者在作品的暗示下运用想象来填充和丰富这种空白。可由于读者的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生活阅历等等的差异性很大,因此对于同一篇文章或同一部文学作品,一百个读者可能就会有一百种理解,从而使文学作品的意义更加充实、丰满。事实上正是有了

4、文学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这种互动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不会褪色、淘汰,可以说作品的意义就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是读者和作者一起创造了文学作品。因此,意义空白性或语言模糊性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也是读者阅读作品后产生反应的前提条件。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潜能就藏在它的意义空白之中。11二、期待视野接受理论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的状态,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对于同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一百个人心目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之所以这么说,原因之一就

5、在于读者期待视野的差异性。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另一创始人姚斯的基本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主要是指“由接受主体或主体间的先在理解形成的、指向本文及本文创造的预期结构”。换言之,读者在阅读一部新的文学作品前,他的知识结构里就已经储存了理解或鉴赏文学作品的有关知识,没有这种先前的知识或阅读记忆,新的阅读就无法完成。在阅读作品过程中,一方面,作品会幻想原来的阅读记忆并利用原先的知识结构来帮助阅读活动的进行,同时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使读者对新的作品产生期待态度;另一方面,新的知识会进入读者的知识结构对原先的知识记忆进行修改、调整使阅读继续深入下去,同时使读者的

6、期待视野在阅读过程中作出不断的变化和调整,并重建新的期待视野。11姚斯认为每一次对创新作品的接受都会否定先前的接受经验,由新经验产生新的接受意识,这就造成了视野的变化。读者的阅读记忆和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导致了期待视野的差异,从而使不同的读者即使面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也会出现不同的期待态度。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行宫》的翻译我们都知道,诗歌是人类语言和精神凝结的精华艺术,其魅力不仅在于它表达的内容,也在于它的表达方式,句短而意长,词有尽而意无穷,使读者产生精神上的代入感和共鸣,让人诵读之时口齿噙香,回味无穷。最好的诗歌,“whicharisesoutofthepo

7、et’sintuitiveidentificationwiththecosmos,doesnotaimforprecisemimeticdescriptionofexternalphenomena,butratheremploysthoseobjectstosuggestsomethingineffableandintangible”(PaulineYu,1987:208).中国古诗中丰富的意象正符合了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意义未定性”论点,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知道的文化知识,形成“期待视野”,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诗歌的魅力、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以元稹的《行宫》为例:

8、《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