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课件13抗感染免疫课件

免疫课件13抗感染免疫课件

ID:6061743

大小:10.77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7-12-26

免疫课件13抗感染免疫课件_第1页
免疫课件13抗感染免疫课件_第2页
免疫课件13抗感染免疫课件_第3页
免疫课件13抗感染免疫课件_第4页
免疫课件13抗感染免疫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课件13抗感染免疫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抗感染免疫Chapter13immunityagainstinfection感染过程中,病原体及代谢性产物等抗原物质可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建立起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防御机制,以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及毒性产物,这一过程即抗感染免疫。(immunityagainstinfection)抗感染免疫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第一节抗细菌免疫病原菌按其寄生特点分为:胞内寄生菌和胞外寄生菌1.胞外寄生菌:没有感染细胞和在细胞内生存的能力,一旦被吞噬将被消灭;2.胞内寄生菌:具有主动侵入细胞并在宿主细胞内繁殖的能力,有些则利用吞噬作用进入胞内。机体针对这两类病

2、原菌感染具有不同的免疫应答特点。细菌的感染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细菌的感染(bacterialinfection)或传染。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icbacterium,pathogen)。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这类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称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normalflora)。细菌感染致病机制细菌引起感染的性能称为致病性(pathogen

3、icity)或病原性。致病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virulence)。细菌侵入的数量及侵入部位抗细菌感染免疫抗细菌的固有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屏障吞噬细胞体液中抗菌物质抗细菌的适应性免疫应答(胞外寄生菌和胞内寄生菌)B细胞介导的抗菌免疫T细胞介导的抗菌免疫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天然免疫(innateimmunity):机体在种系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功能。特点:(1)生来就有,受遗传基因控制,并能传代。(2)正常人都有,并具有相对稳定性。(3)无特异性,对各种病原微生物均有一定的防御能力。(4)无记忆性,再次遇到相同病原微

4、生物后,免疫功能并不增强。(复习)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大吞噬细胞屏障吞噬细胞皮肤与粘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小吞噬细胞体液因素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一、抗细菌的固有免疫应答(一)固有免疫屏障皮肤与黏膜屏障机械阻挡、纤毛运动等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拮抗作用血脑屏障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星状胶质细胞胎盘屏障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胎儿绒毛膜1、吞噬细胞种类及部位:大吞噬细胞-单核细胞(血液)巨噬细胞(组织)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液)2、吞噬过程趋化→接触→吞入→杀灭与消化→残渣排除(二)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吞噬杀伤过程杀伤机制氧依赖杀菌机制①呼吸爆发(需分子氧参加)摄入细菌后

5、,吞噬细胞糖的分解酶活性膜磷酸化蛋白质合成均加强分子氧被还原为多种活性氧中介物(ROI):H2O2、O2-、OH-、O2等活性氮中介物(RNI):NO、NO2-、NO3-等对细菌均有直接毒性作用(破坏细菌的DNA、蛋白质和膜脂类)②髓过氧化物酶(MPO):存在于溶酶体中,与H2O2及氯化物的共同参与,对细菌、真菌等具有强大杀伤活性。细菌黄素蛋白NADPHH+e-+O2O2-H+H2O2细胞色素b558非依氧杀菌机制酸性作用:糖分解产酸而导致pH下降,抑制细菌生长而杀菌。溶酶体酶及杀菌蛋白:溶酶体、乳铁蛋白、蛋白水解酶、核酸酶、酯酶等,对细菌有杀伤、消化、分解作用。完全吞噬

6、:胞外菌吞噬后5-10分死亡,30-60分消化破坏。不完全吞噬: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沙门氏、布鲁氏菌,在免疫力缺乏或低下的机体内被吞噬而不被杀灭。病原体得以保护、不受抗体、药物的作用;病原体在吞噬细胞内增殖,导致吞噬细胞死亡;随吞噬细胞游走造成更广泛的扩散.组织损伤:吞噬过程中,溶酶体酶(水解酶)也能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造成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吞噬后果:抗菌物质主要来源化学性质作用对象补体血清球蛋白溶菌酶吞噬细胞溶酶体、唾液、泪液、乳汁等碱性多肽革兰阳性菌防御素中性粒细胞、肠细胞碱性多肽多种细菌乙型溶素血清碱性多肽革兰阳性菌组蛋白淋巴系统碱性多肽革兰阴性菌白细胞素中

7、性粒细胞碱性多肽革兰阳性菌吞噬细胞杀菌素中性粒细胞碱性多肽多种细菌乳素乳汁蛋白质革兰阳性菌正常调理素血清肽蛋白质多种细菌(三)体液中的抗菌物质A活化补体激活肥大细胞致敏补体趋化C3a,C4a,C5aC3bC5aB血管渗透性增高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肥大细胞脱颗粒C中性粒细胞的渗出过程AB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侵入细菌附壁粘着游出ECEC趋化因子D适应性免疫或称获得性免疫:是个体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受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的刺激而产生或通过人工免疫而获得的。特点:(1)特异性强,即机体受某一种病原微生物刺激后产生的免疫力,只能对该病原微生物起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