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基础知识培训(结构及原理)课件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结构及原理)课件

ID:6062200

大小:11.25 MB

页数:138页

时间:2017-12-26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结构及原理)课件_第1页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结构及原理)课件_第2页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结构及原理)课件_第3页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结构及原理)课件_第4页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结构及原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结构及原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电梯结构及原理综述2电梯的历史与发展电梯作为升降设备,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辘轳;一种由木制(或竹制)的支架、卷筒、曲柄和绳索组成的卷筒式卷扬机3电梯的历史与发展1852年,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发明了以蒸汽机为动力、配有安全装置的载人升降机4电梯的发展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展览会上,奥的斯先生展示了他的世界首台安全电梯5电梯的历史与发展1889年美国OTIS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的升降机6电梯的历史与发展1900年开始出现交流感应电动机驱动电梯,1903年出现曳引式驱动电梯

2、7电梯的历史与发展1967年晶闸管用于电梯拖动,研制出了交流调压调速电梯1980年代,出现交流变频调速系统1984年,日本将变频调速系统应用于2m/s以上的电梯在控制方面,微机全面取代继电器,实现闭环控制,进一步提高电梯性能和可靠性目前,更强调运行质量和开拓功能,往绿色、环保、节能方面发展。8中国电梯的发展过程1908年-第一台进口电梯(上海汇中饭店)1932年-第一台单人自动扶梯(中百一店)建国后,首先建立了上海电梯厂1959年-国产第一批双人自动扶梯(北京新火车站)1976年-国产第一批100m长的自动人行道(首都机场)80年

3、代,成立了多家合资企业,如中国迅达、上海三菱、天津OTIS、苏州迅达,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3月继电器控制-PC控制-微机控制9中国的电梯现状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城市化水平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作为住宅楼、写字楼等楼宇内的垂直运输工具,已经像其他交通工具一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1999年《电梯世界》杂志统计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电梯保有量一般在30台以上/万人,瑞典等国家电梯保有量甚至达到120台以上/万人,我国电梯保有量约有6台/万人在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追求不断提

4、高的背景下,中国电梯保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巨大差距,导致我国电梯数量增长迅速。10中国的电梯现状截止2009年底,全国在用电梯量已达130万台,浙江省拥有电梯数量为139000台;全国拥有电梯制造企业为450多家,浙江省有55家(主要分布在杭州和湖州各17家、宁波8家),仅次于广东省,同江苏省持平,其中西子奥的斯和巨人通力2009年产量全国前10位,初步估计产量在6万台左右;全国电梯维保单位共4000多家,浙江省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226家,主要集中分布在杭州(71家)、宁波(31家)、温州(31家),全省已经建立了68家维保分支

5、机构,相对上海(230家)、江苏(400家),浙江省维保电梯台量比较高。11电梯的定义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或倾斜角小于15º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结构型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GB/T702412电梯的两大类型垂直或倾斜角≤15度升降的载人载货固定电力驱动设备---电梯水平或微倾斜角输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6、13两类电梯电梯定义的区别《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定义的电梯,既包括上下运行的升降式电梯,也包括水平或微倾斜角输送乘客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被称作广义电梯概念,(英语Lift+Passengerconveyor+Escalator)。GB/T7024国家标准中定义的电梯,只限于上下运行的升降式电梯;称作狭义电梯概念,与英语Lift(美Elevator)相同。14电梯的主参数额定载重量(kg)4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kg等额定速度(m/s)0.63、1.00、1.60、2.50m/

7、s等15电梯的分类按用途分类乘客电梯(TK)、载货电梯(TH)、客货(两用)电梯(TL)、病床电梯(TB)、住宅电梯(TZ)、杂物电梯(TW)、船用电梯(TC)、观光电梯(TG)、车辆电梯(TQ)按运行速度分类超高速电梯:3m/s~10m/s或更高的电梯,常用于超高层建筑物内;高速电梯:2m/s~3m/s的电梯。如2m/s、2.5m/s、3m/s等;快速电梯:>1m/s而≤2m/s的电梯,如1.5m/s、1.75m/s等;低速电梯:1m/s及以下的电梯,如0.25、0.5、0.75、1m/s等16电梯的分类按拖动方式分类直流电梯(

8、Z)其曳引电动机为直流电动机,通常为采用可控硅直接供电的可控硅-电动机拖动系统;性能优良、梯速较快,通常用于高速电梯。交流电梯(J)双速电梯(2-SP)交流调压调速电梯(ACVV)交流调频调压电梯(VVVF)液压电梯(Y)直顶式:其油缸柱塞直接支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