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实验指导书

应用光学实验指导书

ID:6062577

大小:2.30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1-01

应用光学实验指导书_第1页
应用光学实验指导书_第2页
应用光学实验指导书_第3页
应用光学实验指导书_第4页
应用光学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光学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用光学实验指导书刘冬梅、王文生等主编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2005年目录[实验一]透镜焦距的测量[实验二]望远系统特性参数的测量[实验三]显微系统特性参数的测量[实验四]几何象差的现象及规律[实验五]立体判释仪[实验六]自组显微镜[实验七]自组望远镜[实验八]验证透镜成像及光线传播规律的实验[实验九]色度学实验[实验十]激光光学系统(演示型实验)[实验十一]傅立叶光学系统(演示型实验)[实验一]透镜焦距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放大倍率法测量焦距的原理、和步骤;2、熟悉焦距仪的基本结构并掌握焦距的测量技术。二、实验内容测量正透镜的焦距,并

2、给出正确的测量结果三、实验仪器550型焦距仪(或光具座)及相应附件,待测的正透镜四、放大倍率法测焦距的原理放大倍率法测量正透镜焦距的原理如图1-1所示。将待测物镜置于平行光管物镜之前,并在平行光管物镜焦面处放置彼罗板。彼罗板上刻有若干已知间距的刻线对(根据不同的彼罗板其刻线对数也稍有不同,线对从中心往外数依次为)。任取一刻线对作为物,设其间距为,则经待测透镜成像后在待测透镜焦面上成象为,如测量显微镜测量则测得的象为:(式中为显微物镜的放大率),则待测物镜的焦距可由下式求得:(1-1)式中为平行光管物镜焦距。五、测量方法1、首先将已知刻线对的彼

3、罗板放置于平行光管的物镜焦平面上,并用测量显微镜对该彼罗板的线对进行调焦,直至视场中出现清晰的像,选择彼罗板的其中一对刻线作为物,测量出物的像的大小,则得到测量显微镜的物镜放大率:。2、将待测物镜放置于透镜夹持器中,并调整透镜、平行光管及测量显微镜三者光轴共轴。图1-13、微调显微镜,使刻线象清晰无视差的成在测微目镜的分划板上,再次测量象的大小。4、将代入到公式(1-1)中,即可求出待测透镜的焦距。此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测量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当待测透镜象质较好且测量显微镜的实际利用的数值孔径不太小时,可达。六、测量薄透镜焦距的一般方法介绍1

4、、远物法测焦距:位于无限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待测透镜进行成像,其像由接收屏接收,则待测透镜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即为透镜焦距。此种测量方法原理十分简单,测量也极为方便,但误差较大。且实验过程中也可以用物距来模拟无限远的物体。此种测量方法的相对测量误差为:。2、通过分别测量物距及像距来求取透镜焦距:该方法可在简易光具座上实现。首先采用远物法粗测被测透镜的焦距大小,然后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物平面(物为一个带有透明箭头的黑屏)及接收屏,且使二者间距大致为4倍的焦距。将待测透镜嵌入透镜夹持器上,并将夹持器置于两屏之间,则当以光源照明物体时,物体将经透镜进行成

5、像,沿导轨前后移动透镜,直至在接收屏上能够看到清晰的像,读取物平面到透镜的距离(导轨上有刻划线)即为物距,则像距为,故焦距可按下式计算:(1-2)当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其焦距相对测量误差约为。2、两次成像法测量焦距用微分求极值法或根据光线的可逆性可以证明:当物、像间距略大于时,前后移动透镜的位置必然能够得到两个位置,在此两个位置处都能够在接收屏上接收到实像(如图1-2所示),若透镜的两次成像的位置间距为,则待测透镜的焦距为:(1-3)该法的相对测量误差约为。图1-2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种方法仅适用于正透镜的测量,如果待测透镜为负透镜,则需要

6、借助正透镜与负透镜组成一透镜组来加以测量。七、思考:1、如何确保平行光管、待测物镜与测量显微镜三者共轴?1、当精密测焦距时,对平行光管及测量显微镜有哪些要求?[实验二]望远系统特性参数的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望远系统特性参数的实际测量,进一步掌握望远系统的基本成像原理,同时加深对其各参数的理解。二、实验内容实际测量望远系统的出瞳及出瞳距的大小。三、实验仪器平行光管、待测望远系统(经纬仪或水平仪)、倍率计等。四、测量原理对于望远系统来而言,物镜框就是孔径光阑,也为入瞳;物镜框经后面的目镜所成的像即为望远系统的出瞳,出瞳到望远系统目镜最后一面的顶

7、点的距离就是出瞳距离,如图2-1所示。图2-1利用倍率计可以简单而比较精确的测量出出瞳直径及出瞳距。倍率计的结构原理如图2-2所示,其光学系统是一个低倍的显微镜,物镜的放大率是1倍,目镜是倍,分划板上刻有用来测量出瞳像直径的标尺,其刻划范围为。此外,显微镜可以在外筒内前后移动,在显微镜筒上有一根长度标尺,刻划范围为,格值为(在外筒上有一窗口可见到此标尺)。当显微镜在外筒内移动时,标尺可指示出它的位置,以方便的测量出出瞳距。图2-2五、测量步骤(一)望远系统出瞳直径的测量1、测量前将被测望远系统的目镜视度调整到零,使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将

8、平行光管、被测望远系统、倍率计如图2-3依次放置,并调整三者共轴等高。图2-33、通过倍率计观察望远系统物镜框所成之像,并对出瞳亮斑调焦,从而使被测系统的出瞳在倍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