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厂水量损耗原因和改进措施

供水厂水量损耗原因和改进措施

ID:6063750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1

供水厂水量损耗原因和改进措施_第1页
供水厂水量损耗原因和改进措施_第2页
供水厂水量损耗原因和改进措施_第3页
供水厂水量损耗原因和改进措施_第4页
供水厂水量损耗原因和改进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水厂水量损耗原因和改进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供水厂水量损耗原因和改进措施  摘要:重庆(长寿)中法水务有限公司供水厂自2010年3月2日开始运行以来,取水量和供水量的损耗率曾经高达15%。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通过对工艺运行方式的调整和现场设施的改造,有效的将损耗率控制在3~5%之间。关键词:损耗原因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K2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概述供水企业作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命脉行业,牵涉着广泛的公众利益,与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情况,如何降低企业内部损耗,保质保量的提供优质水源成为供水厂发展前进的重要课题。二、存在问题重庆(长寿)中法水务有限公司供水厂自

2、2010年3月2日开始运行以来,取水量和供水量的损耗率一直偏高,最高达到15%,平均损耗率在11.9%。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表12010.08~2011.03供水厂取水量与供水量的差异值及损耗率三、原因分析7根据供水厂设计规范要求,一般供水厂水量损耗率设计控制在5%~8%。从运行参数上看,2011年3月前供水厂的水量损耗率明显偏高。理论分析水厂内部损耗水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构成:1、混凝沉淀池排泥水量,2、滤池反冲洗水量,3、电机冷却水量,4、办公、药剂配制、水射器动力水、绿化、冲洗、清洁等其它用水量,5、其它漏失水量。实际排查为了查找水量耗损原因,供水厂技术人员结合当时本厂实际进行了全方位

3、分析认为:1、本厂设计预反应、预沉淀池排泥水采用直接外排,但主反应、主沉淀排泥水都进入了回收系统,相比未建回收系统的水厂自用水损耗应有明显降低。2、本厂滤池反冲洗水也全部进入了回收系统。3、电机冷却水量用量较小,因目前供水量远未达到设计规模,送水泵房使用水冷电机的大泵一直未启用,只有取水泵房一台水冷电机泵每天开车不到20小时,而且已通过调整冷却水阀门开度对冬夏季冷却水量进行了合理控制。74、当时全厂绿化工程未实施,绿化用水基本没有。鉴于以上情况,本厂水量损耗太大的原因就必须从管理和现场设备设施的实际使用上查找,通过对现场设备设施的摸排和运行数据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电

4、磁阀、池底阀因质量原因频繁故障,导致预反应、预沉淀的池底排泥阀关闭不严,造成水量漏损量大;原始设计预反应段的排泥采用的是一拖三的控制方式,即按一个控制按钮,三个池底阀同时排泥。一旦发生排泥阀不能正常关闭的情况,不能很快的排查到是哪个池底阀未关闭;排泥频次过高,水量损失大。原设计考虑每天需要排泥6次,高浊时连续排泥;虽然设有回流调节池和污泥调节池,一直未形成有规律地回收,流入池内的泥水经常通过溢流口排放;滤池反冲洗水进入回流调节池静置一夜后,水位从3.4米下降到2.0米左右,池内部分水量不知去向;员工责任心不强,没有加强巡查,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池底阀漏水的情况。四、改进措施针对造成水量损耗的原因,

5、供水厂逐条进行了整改。71、彻底检修池底阀:将预反应、预沉淀段池内的存水全部放空,彻底检修池底阀。发现有3个DN400的池底阀底座断裂,有可能因为压力水的压力过高,开关池底阀时用力过猛,导致池底阀的底座断裂。通过调整供水管路上减压阀,将压力水的压力维持到0.3~0.4MPa。2012年6月底对1#反应沉淀池的池底阀检修时,再未发现底座断裂的情况。2、改造、增设就地控制箱,将电磁阀的控制方式改为一对一的控制方式,以便能准确控制池底阀的启闭,使排泥程序更符合工艺要求,同时便于及时发现是哪个池底阀未按要求打开或关闭,降低漏失率。3、加强制水技术培训,,指导员工如何根据原水的浊度安排排泥频次,既减少了

6、水量的浪费,又能够保证水质。4、启用回流调节池和污泥调节池,将V型滤池的反冲洗水和主反应、主沉淀的排泥水定期、及时进行回收,杜绝溢流情况的发生;且在回流调节池和污泥调节池中间新增加一根虹吸管,污泥调节池内的上清液可通过虹吸到达回流调节池内,底部积泥再由池内的潜污泵抽吸到污泥浓缩池。75、针对回流调节池内液位呈规律降低的情况,技术人员通过排查进水管道和周边排水管、池壁渗漏的情况,发现进回流调节池的积水井内有两根进水管,一根为滤池反冲洗水的收集管,另外一根为污泥浓缩池上清液的收集管(如图1)。如果回流调节池的液位超过进水管的管底标高,则会通过污泥浓缩池上清液的收集管的管壁渗漏到土壤中,然后通过排泥

7、井排走。因为该收集管为混泥土管,且管径较小,埋管较深,不便查找确切的漏水点,只好暂时在积水井内砌两面砖墙,将积水井内的存水隔离(如图2)。投入运行后,发现效果非常好,回流调节池内的水量再没有漏失。图1改造前的积水井图2改造后的积水井6、针对员工责任心不强的情况,公司出台了绩效考核办法,供水厂制定了绩效考核细则。同时,供水厂还编制完善了12份设备操作规程、巡检规程和2份管理制度,要求员工按程序操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