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探析

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探析

ID:6067278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1

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探析_第1页
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探析_第2页
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探析_第3页
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探析_第4页
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探析  摘要: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危害大、易传染,已引起了政府及监管部门的重视和关注,迫切需要认真分析,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本文针对农村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点,提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农村地区;系统性风险;风险防范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3-0069-03一、农村地区主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点(一)农村地区金融监管缺位的风险8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金融监管有着明确的范围界限,但随着金融创新的

2、不断深入,混业经营已渐成趋势,分业监管已有些“不适应”,金融监管的缺位很容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地区没有保险业监管分支机构,农村保险市场近几年却得到了迅猛发展,正规的保险分支机构和非正规的保险代理机构并存,若选择不慎,当需要理赔时就得到城市或外地办理相关手续,而且勘察现场也费时费力,非常麻烦。加之,由于保险业务产品不断丰富,部分保险营销人员只顾个人利益,不能全面细致地向农村居民推荐保险品种,刻意隐瞒部分保险条款,出现了营销时理赔没限制而真正需要理赔时却遭遇严格的条款限制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为农村

3、保险市场埋下了隐患。二是农村地区证监业分支机构缺位,时有出现企业乱发行债券融资问题,甚至出现了部分地下证券交易市场,有些不明白真相的农村居民卷入其中,风险不可小视。三是农村民间借贷市场近几年比较活跃,民间借贷的利率和操作方式差别较大,“高利贷”问题严重。而对于民间借贷的监管监测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职能部门负责,导致长期监管缺位,农村民间借贷风险暗潮涌动。(二)农村地区金融监管者身份尴尬的风险8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是人民银行县级支行、银监会的监管办。这两个监管分支机构由于受法律或行政法规及其自身运行的限制,在

4、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时处境比较尴尬,不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一是人民银行县级支行仅能自主履行一些国库资金、支付结算等监管职能,虽说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银行有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职能和因维护金融稳定可开展一定检查监管的职责,但这些往往由其省会中心支行决定,县级支行没有决定权,当发现有系统性金融风险时就得层层上报,等上级行安排批准时,可能会贻误时机。同时人民银行法也规定人民银行可要求银监部门进行一定的现场检查,银监部门也要在一定的时限内回复人民银行,但这在两个不相隶属的部门问执行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二是银监办本应处于防范系统性风

5、险的第一线,但一方面由于其人员较少,一般县级监管办只有3-5人,不能有效开展监管检查;另一方面银监部门仅能监督检查银行业的业务,对于保险业、证券业以及银行机构代理的保险、理财业务等不能开展监督检查。三是近几年随着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咨询投资公司等新兴机构在农村纷纷成立,为农村金融市场增添了“新鲜血液”,但这些公司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人民银行、银监部门仅能作为监管的一个参与者,这样多头监管可能会导致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其不规范经营的风险得不到“理会”。(三)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风险8近年来,农村居民金融消

6、费者权益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而此时农村地区并没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或虽有一定的保护机制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农村居民金融消费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如果处置不当,容易引发农村地区系统性风险。一是近几年农村居民逐渐关注起了银行收费问题,由于银行收费长期不透明,再加上银行收费宣传还很不到位,农村居民对银行收费开始有了一些看法。当银行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解释不当时,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纠纷。二是部分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推行一些新的业务产品时或在办理一些业务时,如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没有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或虽告诉了但不能客观公正地

7、进行全面推介,故意隐瞒其中的潜在风险,当结果达不到农村居民预期时或与办理时的承诺有较大差距时,也容易产生纠纷和矛盾。三是由于以前年度金融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并“瘦身”,造成留守的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欠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虽然近几年金融机构也开始“返乡”,但那些长期养成的毛病还不能一时改完,服务态度不好有时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形成矛盾。(四)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操作偏差的风险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由于地处偏远。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反应不敏感,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的一些不良做法容易引发

8、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一是将贷款发放到国家限制行业或产能过剩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而微小企业贷款却得不到满足,贷款投向严重偏离了“三农”,不仅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政策效应,而且为贷款收回埋下了隐患。二是隐瞒不良贷款占比,通过以贷还8贷或以贷还息等手段倒贷款或人为调整不良贷款形态,表面看形势大好其实风险重重。三是办理或代理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