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光伏发电中 mppt 控制方法

刍议光伏发电中 mppt 控制方法

ID:6067610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1

刍议光伏发电中 mppt 控制方法_第1页
刍议光伏发电中 mppt 控制方法_第2页
刍议光伏发电中 mppt 控制方法_第3页
刍议光伏发电中 mppt 控制方法_第4页
刍议光伏发电中 mppt 控制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刍议光伏发电中 mppt 控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刍议光伏发电中MPPT控制方法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光伏发电中MPPT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见解,仅供同行参考。关键词:最大功率点跟踪;光伏发电;双步长扰动观察法;迭代比较法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A太阳能光伏产业是目前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为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众多国家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光伏电能将会是未来主导的绿色能源之一。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与日照强度、电池结温以及负载的变化密切相关并且呈现出强非线性特性,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存在唯一的最大功率输出点(MPP),但

2、实际应用中太阳电池输出功率达不到理想的功率值,导致了一部分功率损耗,为了获得最大的光伏利用率,大多采用最大功率点输出跟踪(MPPT)控制的方法。1MPPT原理图1、2所示的I-U和P-U7特性可看出在不同的日照和温度下,光伏阵列的电压、电流和功率输出是有很大变化的。日照越强,光伏阵列的输出电流越大;太阳电池板的温度越高,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越小。但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下光伏阵列的输出都会有一个最大功率点(MPP)。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与它所受的日照强度、环境温度以及负载密切相关。在不同外部环境情况下,其输出功率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光伏发电系统常采

3、用外加电路和控制策略对输出功率加以控制使其输出最大功率。理论上如果将光伏阵列与负载完全匹配,光伏阵列就能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但实际中如果不加MPPT控制很难达到最佳匹配,图3为使用BUCK变换器的MPPT光伏控制器简图。设BUCK变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状态,D为功率开关管的占空比。对于理想的BUCK变换器有:,,则其等效输入阻抗为:。当BUCK变换器实际负载的阻抗一定时,改变开关占空比,就可以改变功率变换器的等效输入阻抗,即可改变光伏电池的等效负载,进而改变改变光伏阵列的工作点和输出功率。按一定的控制规律控制功率变换器占空比的变化过程,就

4、可以使光伏电池工作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最大功率点处或其附近很小的变化范围之内,从而实现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2MPPT控制方法7(1)常规MPPT控制方法恒电压跟踪法(CVT)依靠光伏阵列在不同的日照强度和相同的温度下最大功率点电压基本不变的原理,控制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Uv恒定工作在电压Vm来完成对最大功率的追踪。开路电压法是其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V1与开路电压V2的比值约为0.76,将其工作电压设定为0.76倍的开路电压,此时光伏阵列即近似工作在最大功率点。短路电流法是其最大功率点输出电流Im与短路电流Is的比值近似等于0.91而设计的算

5、法。这些方法较实用,但它们只是近似的MPPT方法,在环境条件快速变化的时候,会带来较大的能量损失。扰动观察法是初设一个光伏阵列工作电压,通过调节功率管的占空比给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周期性扰动,比较扰动前后的输出功率,如果增加,则光伏电池工作于MPP左侧,保持当前的扰动方向,增大光伏阵列输出端电压;反之亦然。该方法简单,但会导致输出在MPP附近振荡,造成一定的功率损失,并且当环境变化剧烈时有可能导致跟踪失败。增量电导法是依据光伏阵列在最大功率点处dP/dU=0,所以有:dP/dU=I+U×dI/dU=0,即dI/dU=-I/U,则当系统输出电导的

6、变化量等于输出电导变化量的负值时,光伏电池工作在MPP附近。增量电导法控制相对精确、跟踪速度较快,基本可以消除在MPP7振荡现象,与扰动法相比,他们都存在跟踪速度与跟踪精度矛盾的问题,该方法对硬件的要求特别是传感器要求较高,成本也相对较高。此外还有神经网络法、模糊控制法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缓解跟踪速度与跟踪精度的矛盾,但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运用较少,也很难实现。(2)双步长扰动观察法扰动观察法可通过减小占空比变化量DD改善光伏器件在MPP附近的功率振荡现象,但DD较小会降低系统对日照变化的响应速度,当外界环境变化较大的时候,跟踪

7、速度会比较慢,但较大的DD又会使其跟踪的精度降低,可考虑根据光伏器件工作点调整MPPT控制中的DD从而兼顾MPPT的快速性和精度。模糊控制也是普遍使用的变步长MPP控制方法,它虽具有较佳的快速性和稳定性,但该方法实现复杂,工程应用较为困难。此双变步长MPPT控制方法是在控制过程中Dd共有两个等级,较大者用于日照突变时MPPT控制;较小者用于光伏器件工作在MPP附近,以降低功率振荡。由图1、2可知DP/DU在MPPT两侧的符号是不同的,但可以判断:上式表明J为正时,光伏器件未到达MPP;J由正变负时,工作点从MPP一侧转移到另一侧,光伏器件工

8、作在MPP附近。当J>0时,光伏器件仍未达到MPP,此时DD7较大,以快速跟踪外部环境变化能力。当JPy,则说明最大功率点对应的占空比在区间[Da,Db]内,则令[Da=Da,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