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校管理实践和思索

创新学校管理实践和思索

ID:6067979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1

创新学校管理实践和思索_第1页
创新学校管理实践和思索_第2页
创新学校管理实践和思索_第3页
创新学校管理实践和思索_第4页
创新学校管理实践和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学校管理实践和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新学校管理实践和思索  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深层次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倡导管理创新,谋求学校发展,就要求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不断更新理念,拓宽视野,搭建现代教育平台,提升学校教育品位,努力创建和谐、文明的人文校园。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一要靠理念超前,二要靠管理规范,三要靠队伍过硬。本人认为,我们应该践行这样的办学思想。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是学校生命力的体现,管理创新又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促

2、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将其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学校发展与管理创新,首先体现在校长与领导班子的理念更新,体现在办学思想的先进与鲜明上。理念更新是学校改革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的发展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学校教育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重新审视和思考,形成能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现代教育发展使命、指导新学校教育构建的观念体系。7新的人才观,要将基础教育的价值定位在“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注重人才培养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特征,倡导终极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新的学校观,服从和服务于

3、师生的成长需要,使学校成为师生生命历程中美好情感生发、自身价值体现的精神家园。新的学习观,把学习看作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心智发展和人格的陶冶,强调学习的个体意义和合作对话,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新的活动观,注重在动态的师生活动中共同发展,满足师生成长的多方面生命需要,关注教育活动的情境生动性,在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中体现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生命本原。二.强化学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71、制度管理是基础。规章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自律性,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4、。建章立制,要让教师参与,我校实施的《教师德能勤绩考核实施细则》和《班级工作考评细则》就是在多次征求全体教师和班主任意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这样教师执行起来就有很高的自觉性,起到了激发教师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作用。同时,规章的严肃性要和灵活性相结合,实行人性化管理。比如考勤制度,我校规定不准迟到、早退,但若因教师父母或孩子住院,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可以给予适当的照顾,不记迟到、早退。72、民主管理是治校之本。校长负责制绝不是校长个人说了算,应该和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不能单纯靠制度管理,

5、制度管理只能解决必须干的问题,难以解决是否愿意干、主动干的问题。据考证,科学的制度管理只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的30%,而民主的情感管理可以调动70%。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一句治校名言:“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实行民主管理,可使领导和教职工处于平等地位,变上下沟通为平行沟通,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这样不仅能提高管理水平,还能增进了解,使人际关系融洽,更能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民主管理,还必须充分发挥领导集体的作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的确闪耀着哲理的光辉,但说一个好班子就是一所

6、好学校则更有哲理性。校长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校长决不可用“家长制”、“一言堂”来显示自己的才干和权威。只有善于从班子成员中汲取“营养”,才能使决策更加完善和符合实际;即使是自己的决策正确,也只有变成领导集体的共识才能付诸实施。所以,校长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分工是基础,合作是关键,责权利相结合,这样校长才能由一把抓变为分头抓,才能微观放活,宏观调控,运筹帷幄,驾驭全局,才能成为领导集体的启动者,合力的创造者,故障的排除者,团结的维护者。3、过程管理是治校之魂。管理是动态的过程,管理的有效性是管理者、被管理者、环境三个因素交互作

7、用的结果。不同的学校,可确定不同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管理机制,但是重视过程管理是贯穿学校管理的灵魂所在。各项工作,不仅要有安排、部署,更要有督导、检查、评估、总结,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比如,我校为了抓安全,实行班子成员带班值班值勤责任制、班主任安全目标责任制、门岗门卫责任制、团队干部值日检查制等,安全工作做到了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抓,构建了网络化安全管理机制,从而确保了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零发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安全保障。除此之外,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学校全体教职工特别是教师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树立

8、强烈的质量意识。学校的高层领导、管理人员和全体教职工都要转变观念,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对教学质量和工作质量永不满足,以零缺陷为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