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和模块化机制

创新驱动发展和模块化机制

ID:6068029

大小:3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01

创新驱动发展和模块化机制_第1页
创新驱动发展和模块化机制_第2页
创新驱动发展和模块化机制_第3页
创新驱动发展和模块化机制_第4页
创新驱动发展和模块化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驱动发展和模块化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新驱动发展和模块化机制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继续强调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并使其成为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这一重大决策彰显中共中央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标志着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升华。此举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必将产生全面而深远的积极影响。创新的关键在于长效激励机制的构建。目前,我国缺乏一套能够顺畅有效运行的机制,不能满

2、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时代需求。西方在前五次科技革命中探索出来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不论是宏观层面的产业集群理论和分布式创新理论,还是微观层面的模块化运行机制,都为我国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纵深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诸多有益镜鉴。12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必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龙头,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知识产权是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武器,知识产权战略的

3、主要内容是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起着基础性作用。缺乏有效运行机制是阻碍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症结之所在,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奖励、认可及成果保护都需要大幅度增强时效性。只有使创新主体可以充分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才能激励创新主体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智力成果的创造中去。因此,要激发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就必须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通过细化实施

4、步骤,纵深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为此,引入模块化理念,提出构建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模块化运行机制,该机制包括三大结构模块: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创新主体模块,以促进创新成果应用与产业化为重点的服务保障模块,以有效遏制侵权行为为重点的成果保护模块。第一,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创新主体模块。科技创新活动的复杂性,研发活动的高投入、高风险以及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迫使我们更加注重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协同是系统中诸多要素或不同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及同步的过程,是系统整体性、关联性的外在表现。12开展协同创新,关键在

5、于知识协同。知识协同的本质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自拥有的隐形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与提升。知识协同包含诸多的反馈与回路,是各种知识流在创新主体中的各种组合。同时,根据知识互动的正式化程度、隐性知识的转移、人员接触方式等可以区分专利许可、联合研发、共同参与会议、学术创业、非正式研讨、通过项目培训学生、人员互流等16种知识协同形式。提高知识协同能力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立法赋予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地位。积极与相关国际条约相衔接,重点解决高新科技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涉及的版权创造、运用、保护与

6、管理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权益,准确界定和规范其行为。增强相关立法的透明度,积极拓宽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重视健全与知识产权保护特点相适应的立法机制,不断提高相关立法的质量和效率。加快对不合时宜法律的修改,保证法律“常修常新”,保证法律规范科学高效运转,确保及时有效地规范和调整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日本为应对信息社会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非常重视知识产权法律的及时修改。12应由企业主导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企业作为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

7、主体,现阶段应主攻什么技术、何时转化、怎样实施转化等应由企业自主决定,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链的主导作用。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发挥好国家科研院所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高等学校的生力军作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引导企业更多关注和投入原始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重点攻克核心和关键技术,推进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围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完善院地合作布局和

8、组织框架。完善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创新中心的机制,推动北京、上海等有条件的发达地区率先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功能区,加快推进创新资源和要素向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发挥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吸纳高端创新人才。支持科研院所、大学结合自身优势,通过联合建立创新集群、研发机构、转移转化平台等,与区域创新要素紧密结合。12二是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以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专利的拥有量为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