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零模)散文阅读题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零模)散文阅读题

ID:6069688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2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零模)散文阅读题_第1页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零模)散文阅读题_第2页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零模)散文阅读题_第3页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零模)散文阅读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零模)散文阅读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文本,明思路,巧答题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於松贵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零模)散文阅读题选用的文本是陆文夫的《吃喝之外》(文章附录于后)。从答题情况看,很多学生之所以得分不高,关键在于没有读懂文本,对文章的思路和自己答题的思路不清楚,加之答题不够规范。下面以答题为例试说之。11.“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点明题旨,文章写的是吃喝之外的虚的东西(2分);总领全文,全文内容是写饮食中的虚的因素对食客的影响(1分);引出下文“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2、(1分)【得分示例】1.先表明作者的观点;为下文写“虚的”影响着人们作铺垫;为前文人们忽略吃饭的境界作对比。(0分)2.交代作者写作理由;照应题目;突出了除吃喝之外,更重要的是吃喝时的境界;承接上文“吃喝的那种境界”,引起下文对不同美味和与此相关的美好记忆的叙述;是文章的中心句,奠定全文怀旧的情感基调(2分)3.引出下文描写“我”念念不忘三十年前的“桂鱼”和苏州人难忘的小吃味道;与题目相照应点明文章主旨,正是那些“虚”的决定了美好的记忆;与结尾呼应。(3分)4.总领全文,指出有文化的食客往往会被环境、气氛、心境、等影响吃喝的心境;引出下文对三十年前桂鱼的久远美

3、好的记忆;点明文章主旨,作为一个有文化的食客,饮食中的虚的因素有着很大的影响。(4分)【问题分析】1.很多学生的答案条理不清晰,几个点混在一起作答。2.乱用术语,如“承上启下”“为……作铺垫……3.光给术语,不作简要分析。12.文章多处描述了“味道”,请概括影响味道的几个要素,并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环境:吃喝环境会影响吃喝味道,如三十多年前小酒楼青山、碧水、白帆就餐环境下吃的桂鱼就给作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2分)心境(氛围、气氛、情感等):亲情的温暖、爱情的甜蜜会影响心情,影响吃喝的味道,如依偎在慈母身边吃糖粥。(2分)处境(人生经历

4、、遭际等):处境不同味道不同,如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后品尝小吃,味道不如从前。(1分)制作工艺不如从前。(1分)【得分示例】1、①吃糖粥时,体会母亲的爱怜和温馨的童年。②吃豆腐花时,体会儿时的友谊和童年的快乐。③吃小馄饨时,体会冬夜朔风中如火的恋情。④江南采访时吃桂鱼,体会外面的湖光美景。(答非所问,0分)2、①“其实,那小酒楼里的烹调……诗意又在哪里……”所处环境、意境。②“妈妈用绣花挣来的钱……温馨的童年”所指食物付出的多少一级亲情之爱。③“童年的欢乐,儿时的友谊……”心情、气氛。④“这美酒在你的心中,在心灵……百般滋味”心中所包含的的情感深浅⑤“往往

5、只注意饭店……庸俗”服务的真诚与否,注重的是形式还是实质的味道。(照搬原文,没有分析,只写出2点,得2分)3、吃喝时的心情影响味道,因为周围景色的美丽关系到人的心情,美景令人心情愉悦,味道就香;处境影响味道,在慈母身边,或表弟或初恋身边吃喝时有爱的味道,而独自一人却再高贵的菜肴也是无味的;环境也影响味道,现在的饭店之注重豪华,吃喝只是吃着“盘子”等,无一点温馨之感,从而无味,而乡村之景给人喜悦,没吃就感受到香味了。(分析出2点,得4分)4、①环境,小酒楼那种闲情、诗意的环境胜过大酒店里的洋气、豪华,再有水乡特色的店里吃水乡菜才更有味。②吃东西时陪伴在身边的人,

6、因为有母亲的陪伴,糖粥里饱含亲情的温馨,因为有爱人的陪伴,小馄饨里饱含初恋的甜蜜。③心情,在玩疯了以后吃的豆腐花会充满童年的快乐。让人不能忘怀。④处境和人生阅历,幼时无烦恼时吃东西和长大后漂泊归来吃东西的心境是不同的。(6分)【问题分析】有的同学没有概括出要素来,甚至答非所问;有的同学没有结合要素分析,即观点和内容不统一;有的同学分析时照抄原文,甚至只写第几小节来代替分析;很多同学在“心境”这个要素中,不能做到归纳整合,具体罗列很多条情感,导致答案写不下;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到第10节和14节的“人生经历”,导致要素3失分。(未完待续)1680读文本,明思路,巧答

7、题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於松贵(前接第10期)13.“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这句话描写了窗外的景色,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参考答案】选取湖面上代表性事物;(1分)运用视听结合、俯仰视角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多种描写手法;(任意2点得2分)句式对称、工整,语言表达富有表现力。(1分)【得分示例】1、环境描写,描绘作者在河房中所见的美景,给作者一种恬静、诗意的感受,为下文作者在之后三十年间无数次回味当时的环境埋下伏笔,抒发了作者对当时美景氛围的无限思念,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8、(0分)2、用了对比手法,将楼上和窗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