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二轮复习中要重视经典高考题再利用

历史第二轮复习中要重视经典高考题再利用

ID:6070203

大小:3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02

历史第二轮复习中要重视经典高考题再利用_第1页
历史第二轮复习中要重视经典高考题再利用_第2页
历史第二轮复习中要重视经典高考题再利用_第3页
历史第二轮复习中要重视经典高考题再利用_第4页
历史第二轮复习中要重视经典高考题再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第二轮复习中要重视经典高考题再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第二轮复习中要重视经典高考题再利用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高考试题犹如“习惯法”,是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边际的重要向导,充分重视往年经典高考题可以说是高三历史教学的一个惯例。由于多数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就已将经典试题进行了重点的练习和讲评,所以在临近高考的后阶段复习中,这些经典试题反而被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各类模拟题。由于这些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并不能准确地反映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方向,导致二轮复习中多走了“冤枉路”。因此,探索经典高考题在历史二轮复习中的再利用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13一般而言,在历史第一轮复习中运用经典高考试题会比较重视

2、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命题视角的分析。例如,2012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8题考查了孔子、老子、李贽、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严复、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九位思想家的思想,主要从三个角度考查:一是思想家的主张(内容、著作);二是思想的评价(地位、贡献);三是思想的特点(考查康有为的试题要求根据对思想的描述判断是哪位思想家,其实就是考查康有为思想的特点)。由此题可以看出,思想史复习的重点是思想家的主张、特点和评价。第一轮复习就是要通过对这种命题视角的分析,把握教学重点,落实相关基础知识。但是,对经典高考题的利用不能止步于此。一方面,第一轮复习中强调的基

3、本史实和基本结论可能不够扎实,需要通过试题呈现来重新强调;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第二轮复习中要转变利用经典高考题的定位,把关注点转移到审题和表达的准确性上来,转移到复习专题的梳理和学科能力的迁移上来。一、着眼审题,辨别设问类型审题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历史复习教学的始终,在后阶段的复习中尤其要引起重视,并结合典型高考题加以专题训练。审题包括审导语、审材料、审设问、审分值等许多环节,其中的关键是审设问。仔细推敲高考历史命题的设问模式,总的基本模型无非是:考生(主语,省略)+动词(谓语,前面会有一些限定词)+历史对象(宾语)。其中的动词有十多种类型,

4、常见的如概括、指出、分析、论述、评价等。总结起来,历史命题的设问无非是三个方向:第一类:背景或原因(指向考查的历史对象与此前世界的关系)。第二类:过程、内容或特点(指向考查的历史对象本身)。第三类:评价(或意义、影响,指向考查的历史对象与此后世界的关系)。13经典高考试题的运用要善于从这三个维度去辨别设问类型,并总结出不同的答题规律。仍以前述2012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8题为例,该题共有三小题:(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

5、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这三个小题其实由六个小问题组成。其中“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和“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等四个小问题指向考查内容和特点。“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和“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两个小问题则指向考查评价(意义或影响)。当然这只是

6、初步的审题分类,在此基础上,要对这三个考查方向进行第二次分类。在本题的四个指向考查历史对象内容和特点的小问题中,又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个小问题“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13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内容,考查的是对教科书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总体上属于识记的层面。第二个小问题“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要求从材料出发概括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主要是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加以概括提炼的能力。第三和第四个小问题“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没有

7、直接问历史对象的内容或特点是什么,而是通过材料描述出内容和特点,要求根据这些内容和特点判定属于哪一历史对象,这种反向考查历史对象内容和特点的设问模型在选择题中十分常见,在非选择题中也时有出现。同样,本题两个考查评价的小问,一是“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二是“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具体要求也有区别。一般而言,要求回答“地位”“意义”“贡献”是属于正面的评价;“评价”和“影响”则既要看正面的后果,又要看负面的后果,有的时候,“评价”时还要对历史对象的性质、原因、趋势等作出简要说明。13总之,在

8、历史第二轮复习教学中,充分解读经典高考题的设问模型,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再次强调从背景和原因、过程和内容、评价和影响等三个维度全面掌握历史主干知识;二是突出强调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