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技术实践探析

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技术实践探析

ID:607473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2

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技术实践探析_第1页
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技术实践探析_第2页
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技术实践探析_第3页
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技术实践探析_第4页
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技术实践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技术实践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技术实践探析  摘要:堤防除险加固属于水利工程防护的重要环节,堤坝工程隐患层出不穷,严重会给国家财产和人们生命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和重视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技术质量控制,对水利工程应掌握详细资料,作为判断和评价水利工程堤防安全性能评价及加固方案作为科学依据,并制定相应的除险加固措施,是当前水利部门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我国地阔宽广,水资源丰富,由于地质条件差异,洪涝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危害最大、损失最严重的灾害。防御洪涝灾害,减少灾害损失,关系到社会安定

2、、经济发展和生态与环境的改善。水利工程堤防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防洪减灾方面成绩斐然,形成了以水库、堤防、蓄滞洪区或分洪河道为主体的拦、排、滞、分相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具备了防御中小洪水的能力,防洪减灾效果明显。尽管在防御洪涝灾害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自然、地形、气候差异、水资源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当前的防洪减灾能力依然较低,远不能适应当前气候环境的变化,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61水利工程堤防出险种类分析水利堤防工程受自然因素的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其抗洪能力和工作状态随时发生变化,一旦堤防工程出现问题

3、,如不能及时处理将带来严重隐患。堤防隐患主要有:生物洞穴、植物腐烂形成的空隙,堤内暗沟、暗管、废井、坟墓,堤身填筑隐患(冻土块、大块土、工段接头、新旧堤结合面、裂缝)等。堤防出险种类以渗透破坏为主,渗透破坏主要表现为集中渗漏、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土。由于堤身物质组成的不均匀性和填筑密实度的不均匀性造成的,或筑堤时未清基,堤身堤基接触带物质较混杂,渗透破坏也称渗透变形。由于渗流条件和土体条件的不同,渗透破坏的机理、发展过程及后果也不一样。渗透破坏在堤防工程中非常普遍,由渗透破坏造成的险情约占险情总数的75%。堤防加固的实践表明,渗透破坏是堤

4、防工程中最普遍的治愈隐患之一。2水利工程堤防除险加固技术分析2.1堤防除险加固的前期工作6堤防除险加固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做好除险加固应收集掌握除险加固所需的基本资料,所需资料主要包括:①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包括该工程的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和力学性质指标,堤身和堤基的土层分布、分层厚度,地下水的分布、运动规律及边界条件等;②工程监测、检查及隐患探测资料,堤防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堤身雨淋冲沟、陷坑、渗压观测、堤身结合部的变形、裂缝、渗漏、淘空等缺陷、水下地形观测、裂缝(滑坡)监测等方面的内容;③堤防建设和出险情况的历史资料,建设资料包括复堤、改建

5、、扩建、加固等方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资料,历史险情类型及巩固措施等有关材料。以便为堤防的安全评价和除险加固措施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避免盲目性。必要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堤防的安全复核工作,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行堤防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和选择施工方法的科学基础。2.2堤防防渗处理堤防的防渗方案的选择应考虑堤防工程性质、条件,应达到满足工程防渗目的和要求,有一定的防渗标准,工程费用较低等因素。防渗一般采用灌浆或防渗墙措施来处理渗透或降低浸润线,采用防滑桩或压重等措施来提高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用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防渗和用加筋

6、材料提高土体稳定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截水槽、截渗墙等防渗体时,材料可采用粘性土、土工膜、固化灰浆、水泥、水泥砂浆、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沥青混凝土、6化学材料;施工可采用人工开挖、机械开挖、铺设、冲击钻、回转钻、抓斗、轮铣、射水、锯槽、斗式、多头钻、定摆喷、灌浆、板桩、搅拌桩等技术;其厚度和设置方式应满足材料允许渗透坡降要求;其防渗性能、效果应符合防渗要求和适应防渗体的布置。对坝基渗漏的处理一般依据上游“铺、截、堵”,下游“导、减、排”的原则,降低扬压力。2.3地基加固除险6根据工程状况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和地基条件,应分析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行

7、性,确定需要进行处理的范围和处理要求,如有可能应尽量采用天然地基。地基处理方法必须满足堤防对地基的设计要求,主要指天然地基经处理后应能达到的物理力学指标。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案:①换土垫层法。挖除浅层软弱图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它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②深层密实法。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

8、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强夯置换是指将厚度小于8m的软弱土层,边夯边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