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模古文试题.doc

高三二模古文试题.doc

ID:60756065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13

高三二模古文试题.doc_第1页
高三二模古文试题.doc_第2页
高三二模古文试题.doc_第3页
高三二模古文试题.doc_第4页
高三二模古文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二模古文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三二模试题命题:张效霞(一)文言文阅读(19分)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原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

2、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後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

3、:“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学者溺於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4、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第八》)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B.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C.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D.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5、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庶孽,指妃妾所生之子

5、。犹树有孽生,故称。庶,长男以外的儿子。孽,妾所生的儿子。B.刑名之学,刑名指战国时以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韩非子亦尚"刑名"。C.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三代”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一直到战国时期,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后,“三代”的含义才开始包括了东周,并一直沿用下去。D.伯的本义是“没有兄长的男子”、“老大”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一般称呼比父亲年长一些的男子。古代还指女子对丈夫的尊称,指统领一方的长官,还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4、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叔座深知商鞅才堪大用,病中诚谏魏惠王任用商鞅为相,但魏王无识人之智,终未信用商鞅。B.魏惠王探病公叔座离开后,公叔座屏退周围的人,私下劝商鞅赶快离开魏国,以免被魏王擒杀,商鞅听从建议立即离开了魏国。C.商鞅劝说秦孝公变法,舌战重臣,认为甘龙所说是世俗的说法,是因循守旧拘泥于书本见闻而

7、缺乏改革创新精神。D.当秦孝公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而犹豫不决时,商鞅以高人之行,独知之虑,并用“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的道理和强国利民的愿景说服了秦孝公。5、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2)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2)(3)高三二模答案:(一)文言文阅读4、D5、D(伯是五等爵位的第三等。)6、B(公叔座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屏退周围的人是跟魏王说话,商鞅预知魏王不会擒杀他,也没有立即离开魏国。)7、(1)(5分)刚才大王询问能够出任国相的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情不会同意我的建议。(“可以”“若”“许”三处,每翻译对一处给1分;翻译出大意给2分。)(2)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非”“循”“多”三处,每翻译对一处给1分;翻译出大意给2分。)译文: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