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

ID:60764173

大小:5.69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15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_第1页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_第2页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_第3页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_第4页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_第5页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_第6页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_第7页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_第8页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_第9页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最新八木天线知识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木天线八木天线(Yagi-UdaAntenna)1、八木天线简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日本东北大学的八木秀次和宇田太郎两人发明了这种天线,被称为“八木宇田天线”,简称“八木天线”,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陆续推广使用。优点:增益高、方向性强、结构简单,牢固,成本低缺点:工作频带窄应用:广泛应用在无线电测向和长距离无线电通信图(1)八木天线实物图八木天线(Yagi-UdaAntenna)2、八木天线的原理2.1结构有源振子、引向器、反射器2.2主振子半波偶极子、半波折合偶极子2.3引相器长度略小于λ/4,呈电容性2.4反射器图(2)八木天线的结

2、构长度略小于λ/4,呈电感性反射器起着消除天线方向图后瓣的作用,反射器和引向器都具增强天线前方灵敏度的作用八木天线(Yagi-UdaAntenna)2.5尺寸设计长度:(0.41~0.46)λ引向器间距:(0.15~0.4)λ长度:(0.5~0.55)λ反射器间距:(0.15~0.23)λ八木天线(Yagi-UdaAntenna)图(3)八木天线辐射方向图图(4)八木天线辐射动态演示八木天线(Yagi-UdaAntenna)3、八木天线的电参数(1)方向系数LaDk,GDD1L为引向天线的轴长ak为比例系数(可查曲线)1

3、(2)波瓣宽度23dB55La随着L的增大,2逐渐减小,但减小的趋势a3db越来越慢。说明:随着与有源振子距离的增大,所加上去的引向器的作用逐渐减弱。八木天线(Yagi-UdaAntenna)(3)输入阻抗阻抗值下降73(15~20)无源振子对有源振很难与同轴电缆匹配,需提子的输入阻抗将有高有源振子的输入电阻影响,两个方面频带变窄(不超过5%)v由于调频广播自身抗干扰性强、音质动听加之节目源日益丰富,已成为广大广播爱好者收听的首选,不过限于VHF频段电磁波的视距传输特性,调频广播节目的发射覆盖半径较小,为充分改善远距

4、离收听效果,有必要给心爱的收音机配上性能更优异的八木接收天线。八木天线是一款应用十分广泛的经典定向天线,全称"八木/宇田天线",英文名为YAGI,由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电机工程学教授八木秀次,在与他的学生宇田新太郎研究短波束时发明的。v相对于基本的半波对称振子或折合振子天线,八木天线增益高、方向性强、抗干扰、作用距离远,并且构造简单、材料易得、价格低廉、挡风面小、轻巧牢固、架设方便。通常八木天线由一个激励振子(也称主振子)、一个反射振子(又称反射器)和若干个引向振子(又称引向器)组成。相比之下反射器最长,位于紧邻主振子的一侧,引向器都

5、较短,并悉数位于主振子的另一侧,全部振子加起来的数目即为天线的单元数,譬如一副五单元的八木天线就包括一个主振子、一个反射器和三个引向器,结构如图1所示。主振子直接与馈电系统相连,属于有源振子,反射器和引向器都属于无源振子,所有振子均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并按照一定间距平行固定在一根横贯各振子中心的金属横梁上。v原理简述FM接收八木天线定向工作的原理,可依据电磁学理论进行详尽的数学推导,但是比较繁琐复杂,普通读者也不易理解,这里只做定性的简单分析:我们知道,与天线电气指标密切相关的是波长λ,长度略长于λ/4整数倍的导线呈电感性,长度略短于

6、λ/4整数倍的导线呈电容性。由于主振子L采用长约λ/2的半波对称振子或半波折合振子,在中心频点工作时处于谐振状态,阻抗呈现为纯电阻,而反射器A比主振子略长,呈现感性,假设两者间距a为λ/4,接收信号时从天线前方某点过来的电磁波将先到达主振子,并产生感应电动势ε1和感应电流I1,再经λ/4的距离后电磁波方到达反射器,产生感应电动势ε2和感应电流I2,因空间上相差λ/4的路程,故ε2比ε1滞后90°,又因反射器呈感性I2比ε2滞后90°,所以I2比ε1滞后180°,反射器感应电流I2产生辐射到达主振子形成的磁场H2又比I2滞后90°,根

7、据电磁感应定律H2在主振子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1'比H2滞后90°,也就是ε1'比ε1滞后360°,即反射器在主振子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1'与电磁信号源直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1是同相的,天线输出电压为两者之和。天线几何尺寸的考虑v对于设计制作一副接收天线,我们总希望它能够有较高的效率和增益,足够的带宽,以及较强的信号选择和抗干扰能力,同时与馈线阻抗尽量匹配,竭力降低驻波比和减小信号损耗。然而天线的各项几何参数对其电气性能都有影响,并且往往彼此矛盾、相互牵制,设计调整时不能顾此失彼,要结合实际的用途综合考虑,分清主次,必要时还得牺牲一些

8、次要的性能指标。由于八木天线的增益与轴向长度(从反射器到最末引向器的距离)、单元数目、振子长度及间距密切相关,轴向越长,单元数实际也就是引向器越多,方向越尖锐,增益越高,作用距离越远,但超过四个引向器后,改善效果就不太明显了,而体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