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大全教学提纲.doc

最新初中物理大全教学提纲.doc

ID:60765266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5

最新初中物理大全教学提纲.doc_第1页
最新初中物理大全教学提纲.doc_第2页
最新初中物理大全教学提纲.doc_第3页
最新初中物理大全教学提纲.doc_第4页
最新初中物理大全教学提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物理大全教学提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速度的单位是:m/s;km/h。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变速运动:

2、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km m dm cm mm μm 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

3、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力  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

4、果。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  五、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牛顿第一

5、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六、二力平衡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

6、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和机械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

7、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

8、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