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溪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和对策

太平溪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和对策

ID:607666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2

太平溪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和对策_第1页
太平溪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和对策_第2页
太平溪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和对策_第3页
太平溪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和对策_第4页
太平溪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平溪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太平溪镇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议和对策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逐渐呈现出规划布局不合理、污染治理不当,影响着环保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及身体健康,与城乡统筹发展不相适应。简要介绍了太平溪镇的畜牧业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关键词:畜牧业;规划布局;城乡统筹;建议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0-0090-025畜牧业是夷陵区农业中的主导产业,甚有“三分天下有其一”之称,其产值占农业总收入的45%以上,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又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品

2、,而且是涉及食品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大事。近年来,由于区委、区政府、区畜牧兽医局的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快转变饲养方式、提档升级,着力推广“生猪“150”、“115”,家禽“153”、“156”,肉羊“151”的新技术养殖模式,培植畜牧龙头企业,促进了夷陵区畜牧产业的大发展,获得了“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区)”名次,突破了百万头的新纪录。虽然畜牧产业发展了,农民增收了,但与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美化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显现出诸多问题或不利因素,有待进一步加快调整畜牧产业规划布局,实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

3、现代畜牧业。视太平溪镇畜牧养殖情况与各乡镇基本相同,笔者就如何调整畜牧产业规划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谈谈个人的见解。1畜牧业现状太平溪镇位于三峡坝头库首,具有“旅游观光”乡镇之称。全镇国土面积152km2,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87个村民小组,共10227户,26637人。农业人口22989人,劳力14468人,耕地面积839.76hm2。养殖户达1万户左右,年出栏生猪3.5万头,家禽8万只,羊0.3万只,畜牧业产值达8000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占饲养总量的36%以上。全镇现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67个,其中:“150”

4、标准化猪舍15栋,“115”标准化猪舍25栋,其他规模化猪舍17栋,肉羊“151”标准化羊舍4栋,其他规模化6栋。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猪场4户,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场9户,出栏300头以上的猪场4户,出栏50~200头左右的猪场40户,年出栏肉羊50只以上的羊场10户。猪场分别建有8~200m3不等的沼气池,进行污物处理后排出,大部分养殖场分布在坝区、库区边缘村范围内。2存在的问题5(1)畜牧产业没有统一规划,养殖场布局不合理,影响城乡统筹发展。夷陵区各乡镇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轻视了规划布局,由于土地原因,加之区域的人们认识差距,

5、畜牧产业发展建设项目“150”、“115”、“153”、“156”、“151”的养殖场都选择在交通便利、建设方便的公路沿线、居住密集地、水源区域、旅游区域、观光农业区域等地带。如太平溪镇现有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67个,建在观光农业示范村的养殖场达13个,占总量的19.4%;建在三峡库区边缘村的养殖场44个,占总量的66%;建在其他地带的达10个,占总量的15%,这些养殖场将都会给城乡统筹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因素。(2)污物没有合理的利用,环评率低,影响环保及居民生活质量。目前全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通过环评的只有6户,不足10%,有90%的

6、养殖场呈现出严重的环保问题,所有养殖场虽然都建有8~200m3不等的沼气池,污水、污物进沼气池处理后,沼气用于养殖场生活及照明,可沼液没有转化利用,直排到水沟,有的污水甚至横流,影响环保及居民生活。(3)病害动物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潜在着重大安全隐患。全镇现有67栋养殖场,未建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一旦养殖场发生病害动物,深埋处理,但仍然有少数养殖场乱抛病死动物,污染环境、扩散动物疫病,给居民生活及畜牧产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3建议与对策5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制定畜牧产业规划布局,构建夷陵畜牧产业“三区、

7、两带”的框架,形成东部乡镇三元猪、西部乡镇夷陵生态猪的新格局。(1)制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划定“三区、两带”范围。三区,即: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结合各乡镇区域地理位置实际,划定三区;城镇街道、社区,人口居住密集,旅游观光,水资源保护地带划为禁养区;居住相对分散,不属旅游观光,水资源丰富的地带,划为限养区;居住分散,又远离水资源等地带划为养殖区。推广“庭院式”养殖,规模在5~20头左右,“放养式”养殖(林下养殖)规模在5~50头左右。②两带,即:三元猪养殖带,夷陵生态猪养殖带。视乡镇地理位置、饲养条件、资源配置情

8、况,把东部乡镇“鸦、龙、塔、黄”、开发区、新区划定为三元猪养殖带。把西部乡镇“雾、樟、分、下、邓、太、三、乐”划定为夷陵生态猪养殖带。(2)完善治污设施,保护环境,沼液、污水物入三园。对现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