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ID:6077460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_第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_第2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_第3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爱莲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课文2、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文章所表现作者的志趣和情操3、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4、了解“骈句”知识(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文章的主旨及表达思想感情,文章写法(衬托手法)是重点。  2、文章写“为什么爱莲”(莲的诸多高洁品格)是重点,也是难点。(三)教学对象分析及其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发散性思维。读是思的基础,思是读的途径。尤其是文言散文,学生初次学习有一定难度,更需要在熟读基础上,疏通文意,进而理解文章主旨。因此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重点实词,熟读成诵。本文

2、将莲人格化,通过对莲的外在形象的描写赞美了莲的高尚品质,通过正衬反衬的手法,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这是学生认识上的“死区”。因此,难点确定为:托物言志的手法。本着以导促思的教学原则,选取导读法、讨论法进行教学,并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直观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上述教学任务,计划用一节课完成。(四)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在win98下,用powerpoint制作,分为九个子页面:教学目标、文学常识、学习字音、学习字义、朗读指导、译文、课文学习、小结、巩固练习(五)教学过程1、教学目标:演示文稿①熟练背诵课文②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文章所表现作

3、者的志趣和情操③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④了解“骈句”知识2、解题:演示文稿题目的意思:说说爱好莲的问题“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属于议论文的一种。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宋朝道州人,著名哲学家。(略)3、学习字音:演示文稿读准字音,找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学生讨论,自学解决。(敦颐蕃於濯蔓亵逸噫宜)等4、学习字义:演示文稿翻译下列词语:(蕃淤泥濯蔓枝亵鲜逸)等5、朗读课文:演示文稿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舒缓一些读③注意抑扬顿挫,要有高低起伏(骈句、散句结合)④读出感情(附)骈句知识。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分小组朗读,找

4、好学生做示范朗读,为背诵全文作准备。6、翻译课文:演示文稿:两段译文教师告诉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注释,把每各文言词语的意思落实。学法: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着翻译课文,找学习好的学生在全班翻译,教师出示这两段译文后,让学生朗读译文,来加深理解。这样,在解决好字词和翻译后,学生就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为课文分析打下了基础。7、课文分析:设计以下几个讨论题:演示文稿①你喜欢自然界中的哪种花?为什么喜欢?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答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答案:A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来写的。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C、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③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文字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你认为莲花具有哪些高尚品质?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答案:托物言志,从而更好的达到托物言志(象征)的目的。④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话?•答案: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慨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作到品行高洁的人少。⑤“牡丹之爱,牡

6、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8、小结:演示文稿①请同学们总结中心思想(略)②写作手法•答案:A、托物言志(象征手法)B、作者借物(莲)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值得注意的是所托之物必须与志的特点相通③修辞手法•答案:比喻、拟人、映衬(用甲事物来陪衬乙事物,彼此相形,使所说的面分外鲜明或交相辉映)9、巩固练习:演示文稿①默写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②作者借赞美莲花表达了自己什么志向?•答案:表达了作者要做品德高尚的人的愿望。③仿写《爱莲说》以《爱——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点

7、明所爱之物,所托之志(六)评析《爱莲说》,百来字的历久传诵不衰的佳作。但日常教学中常以串讲为主,结果诗味荡然无存。此教例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提高学习兴趣。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设计一个语文课互动拓展阅读的空间;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提高。此教例设计的精采还在于:有鲜明的但又不易让人发现的教学层次。请看:第一步:朗读——这是让学生反复品味、熟读成诵,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品味精粹的语音之美。第二步:析读——这是指点学生明确全文的主体形象是如何得到反复点染刻画的。其教学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