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的原理和构成.doc

PON的原理和构成.doc

ID:60779323

大小:2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18

PON的原理和构成.doc_第1页
PON的原理和构成.doc_第2页
PON的原理和构成.doc_第3页
PON的原理和构成.doc_第4页
PON的原理和构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PON的原理和构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PON的原理和构成·接入网是用户进入城域网/骨干网的桥梁,是信息传送通道的“最后一公里”。过去几年,网络的核心部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交换、还是传输都己更新换代,而接入网由于经济性问题如用户的业务需求、用户密度、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原因发展缓慢,成为制约网络向宽带化、全业务化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带宽的消耗业务逐步涌现,带宽提速成为迫切需求。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接入网技术己成为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和电信研究部门关注的焦点和投资的热点。  我国目前主流的有线接入技术包括ADSL、LAN、HFC、PLC和F

2、TTH,其中部分LAN采用了PON+LAN的方式,而无线接入技术中又有WLAN、WiMAX、WiFi、Bluetooth、3G等技术。目前宽带接入网有两个主要的研究目标,第一是向高速、安全、智能化方向发展,要求网络更灵活、面向用户更多和成本更低,这方面FTTH是有线接入领域的杰出代表。另一个则是多业务的融合,即在同一个平台上灵活提供IPTV、有线电视视频、传统语音、数据业务的接入。  在各种宽带接入技术中,无源光网络以其容量大、传输距离长、较低成本、全业务支持等优势成为热门技术。目前已经逐步商用化的无源光网络主要有TDM-PON(APON、EPON、

3、GPON)和WDM-PON,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可升级性好、低成本,接入网中去掉了有源设备,从而避免了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降低了相应的运维成本;  ·业务透明性较好,高带宽,可适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的信号,能比较经济地支持模拟广播电视业务,支持三重播放(Tripleplay,语音、视频、数据)业务;  ·高可靠性,提供不同业务优先级的QoS保证,适应宽带接入市场IP化的发展潮流,适于大规模应用。  PON核心构成  如图1,PON(无源光网络)中最主要的三部分包括位于局端的OLT(OpticalLineTerminal

4、,光线路终端)、终端ONU(Optical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以及ODN(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光配线网)。PON“无源”是指ODN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源。   图1基于PON的宽带接入方式  基于PON的接入方案  TDM-PON  如图2基于时分复用技术的TDM-PON,其原理是将上行传输时间分为若干时隙ti(i=1,2,3,……32,……),在每个时隙内只安排一个ONU以分组的方式向OLT发送分组信息,各ONU按OLT规定的顺序依次发送。TDM

5、要求OLT测定它与各ONU的距离后对各ONU进行严格的发送定时,各ONU从OLT发送的下行信号获取定时信息,并在OLT规定的时隙内发送上行分组信号。  TDM允许使用单一的波长,OLT以TDM下行广播时使用1490nm波长(1550nm下行传输视频),ONU以TDMA上行多址接入使用1310nm波长,所以OLT只需要一个收发器,只有一种类型ONU,由此带来很高的经济性,被认为是光接入网共享信道的首选方案。   图2TDM-PON模型  无源光网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至今,有已经标准化的APON、EPON和GPON三种TDM/TDMA-PON类

6、型。在窄带PON系统概念提出的同时,提出了基于ATM技术的宽带PON,即APON,以使接入网走向宽带化。  随着IP技术的不断完善,大多数运营商将IP技术作为主要承载技术,使得ATM完全退出了局域网。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由ITU/FSAN负责制定替换APON的GigabitPON(GPON)标准,以及由IEEE802.3ah负责制定的EthernetPON(EPON)标准。  其中,EPON是基于千兆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继承了以太网的低成本和易用性以及光网络的高带宽,是FTTH中“性价比”最高的一种,EPON的产业联盟从EPON的核心芯片、光模块到系

7、统,产业链已经日趋成熟。而GPON在技术上略具优势,它能支持多种速率等级,可支持上下行不对称速率,与EPON只能支持对称1Gbit/s单一速率相比,GPON光器件选择余地更大,而在总效率和等效系统成本方面也有相当的优势。  三种TDM-PON的参数比较如表1所示,它们虽然有许多不同点,但归根到底都是基于时分复用机制的,上行方向以时隙为单位、共享带宽。  表1EPONGPONAPON参数对比  WDM-PON  如图3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WDM-PON把各ONU的上行信号分别调制为不同波长(i,i=1,2,3,……16,……)的光信号,传输至ODN后耦合

8、到同一馈线光纤传输到OLT,在OLT中利用分波器取出属于各ONU的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再分别通过光电探测器解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