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和乡村绿道差异探究

对城市和乡村绿道差异探究

ID:6078087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2

对城市和乡村绿道差异探究_第1页
对城市和乡村绿道差异探究_第2页
对城市和乡村绿道差异探究_第3页
对城市和乡村绿道差异探究_第4页
对城市和乡村绿道差异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城市和乡村绿道差异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城市和乡村绿道差异探究  摘要:中国社会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跃,城市和农村发展实现了有机结合。新世纪里,以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方式,在科学发展观整体思路的带动下,已经呈现出勃勃生机。对城市和乡村绿道规划设计差异性进行有效研究,对于在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带动绿道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统筹城乡发展规划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各个角度进行探讨研究比较,结合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战略,试图找到一条科学、有机的城乡一体化良性发展的道路。关键词:乡村绿道城市绿道科学发展城乡统筹沿河谷、山溪等自然走廊和风景道路、沟渠等人工走廊所构成的线型开放空间,就是绿道。它是

2、连接自然保护圣地、历史名胜古迹、公园绿地等于高密度聚集区的开放空间纽带,还包括能供游人和骑车进入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线路。7绿道建设源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后期开始兴起,21世纪来到中国并风靡一时。绿道因为投资少、见效快又不占用建设用地指标而被受青睐。绿道建设符合建设低碳社会的要求,还是有效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推动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引擎杠杆作用。经历多年的发展,绿道建设逐渐成为一项国际化的运动,成为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的重要组成内容。1、绿道的起源发展绿道起源于19世纪,20世纪末才为中国人所系统认识和熟悉,而这个认识还停留在国外的绿道理论和规划案

3、例的介绍。经过近年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国内也开始致力于将我国旅游规划、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与绿道理念相结合,并出现了多个关于绿道建设优秀方案和规划。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概念的提出和政策的实施,国内的绿道理论和实践势头发展迅猛,逐步迈入在现实规划中推广实施的重要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景观设计规划、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都在交叉研究绿道在城市和乡村建设里结合之处。随着中国政府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政策的提出,绿道建设更能有效改善城乡生态结构、保护乡村特色,进而提高各类基础设施的连贯性、寻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平衡点。2、绿道的划分7根据城乡发展的形态,绿道可划分为城

4、市绿道和乡村绿道两个类别。具备历史文化、休闲游憩和自然生态特征的城市绿道,是在城市区域内依托城市绿地所构成的、连通各类绿地、保护生态环境并有利于市民体育建设和休闲娱乐的线性通道;而依托城市外围的乡村山体、道路、田野和水系等自然景观和开放空间,并能供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科学研究和野生动物迁移的绿色廊道,就是乡村绿道。因为乡村绿道的所在区域一般都有一定面积的农业生产的建设用地,所以农业特征是乡村绿道和城市绿道最显著的差异,这也是区分城市绿道和乡村绿道最简单的方式。3、城市与乡村绿道差异比较3.1设计方式比较绿道被系统纳入景观规划和保护,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经过100多

5、年的发展,绿道规划已经成长为能提供综合解决策略的规划控制手段,而不单单只是绿色基质中线性廊道的专项规划,这就为绿道在城市发展规划和农村整体生态设计里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1.1规划思路比较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分析研究后得出:绿道分为保护性、机遇性、攻击性和防御性四个规划思路:最大程度保护景观安全格局,绿道内部不随外部变化而变化,就是保护性;因政策变化或实际需要产生的特殊绿道类型,体现为机遇性;在政策干涉和明确规划控制里重组恢复受损绿地,表现的是攻击性;减少土地破碎带来的伤害,保护在自然状态下无法建立相互联系的受损绿地,展示的是防御性。因为城

6、市土地规划的复杂、变通等因素,决定了城市绿道都要受周边基础设施的制约,所以上述的四类规划思路都可能同时或部分出现在城市的绿道规划设计中。7而乡村绿道则与之不同,因为破坏小、集中分布且面积大,周围基础设施相对单一,因而在城市绿道中经常出现的机遇性和攻击性,在乡村绿道建设规划中就非常少出现。3.1.2规划方式比较在土地适应性基础上展开分析的同时,又必须基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基础之上的方法,是生态规划方式;从实际需求角度出发,更多考虑人们活动的规划,则是人本规划方式。一般情况而言,城市绿道适合采用人本规划方式,乡村绿道则更适合生态规划方式来建设。不同层次和尺度的绿道,其侧重点也

7、存在着微小的差异。规划过程中更应当秉承灵活处理差异化原则,真正发挥绿道可持续的多功能作用。3.1.3设计方式比较城市绿道设计与城市交通、城市绿地、城市生活、城市机能的联系都密切相关。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原有绿地,最大发挥生态效益、节约成本,同时通过合理衔接城市生活和机能的互补,减少和机动车之间的互相干扰,在互动的过程中方便市民,极大增添城市的活力,才是城市绿道有机协调规划的中心设计思想。3.2绿道建设效益比较7绿道建设规划得好,能集中体现多种经济效益。比如提供游憩、生态保护、传承社会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因为城市和农村在中国社会大背景下的巨大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