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原文说课材料.doc

河中石兽原文说课材料.doc

ID:60786226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18

河中石兽原文说课材料.doc_第1页
河中石兽原文说课材料.doc_第2页
河中石兽原文说课材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河中石兽原文说课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辨证的理论与方法,以识别病证,推断病情,给防治疾病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0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0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

3、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串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难经》特别重视脉诊,其提出独取寸口诊脉法。03、西汉·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04、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创始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05、东汉·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06、西晋·王叔和《脉经》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0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4、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08、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09、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10、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11、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将病因归为三类:外感六淫为

5、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为不内外因;12、南宋·崔紫虚《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南宋·施发《察病指南》为诊法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13、元·敖氏《点点金》《金镜录》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现存的《敖氏伤寒金镜录》14、金元: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贡献。滑寿《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刘昉《幼幼新书》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的重要意义。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

6、怪脉”。15、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影响甚大。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明朝·李中梓《诊家正眼》16、清代李延昰《脉诀汇辨》、周学霆《三指禅》、徐灵胎《洄溪脉学》、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都是论脉诊的著作。张登《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舌鉴辨证》载图149幅。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林之翰《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周学海

7、《形色外诊简摩》、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也有一定成就。汪宏《望诊遵经》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辨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喻嘉言《寓意草》提出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17、温热类疾病:明·吴又可《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清:叶天士《外感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薛生白《湿热条辨》;余师愚《疫疹一得》;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王孟英《温热经纬》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

8、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