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ppt

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ppt

ID:60790698

大小:32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18

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ppt_第1页
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ppt_第2页
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ppt_第3页
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ppt_第4页
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电压技术 第三章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hapter3.气隙的击穿特性均匀直流电场的击穿特性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球间隙极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直流电压工频交流电压一、均匀直流电场的击穿特性均匀电场只有一种,那就是消除了电极边缘效应的平板电极之间的电场。如果平板间距很大,则为了消除电极边缘效应,必须将电极的尺寸选得很大,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工程中一般极间距离(d)不大。均匀电场:两个电极形状完全相同且对称布置,因而不存在极性效应。均匀电场中各处的电场强度均相等,击穿所需的时间极短在直流、工频和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实际上都相同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很小,

2、伏秒特性很快就变平,冲击系数=1如图为实验所得到的均匀电场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特性。它也可用下页的经验公式来表示:相应的平均击穿场强:二、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与均匀电场相似,冲击系数接近1,冲击击穿电压与工频击穿电压及直流击穿电压相等。球间隙若球间距离d,球极直径为DdD/4时,不均匀度增大,大地影响加大一般取dD/2范围内工作在各种各样的极不均匀电场气隙中:“棒-棒”气隙:完全对称性“棒-板”气隙:最大不对称性其它类型不均匀电场气隙击穿特性介于这两种之间。对于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

3、极不均匀电场气隙来说,均可按其电极的对称程度分别选用“棒-棒”或“棒-板”两种典型气隙的击穿特性曲线来估计其电气强度。三、极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直流电压“棒-棒”和“棒-板”击穿特性见图。可以看出:“棒-板”负极性击穿电压大大高于正极性击穿电压。四、极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工频交流电压升压方式:电压慢慢升高,直至发生击穿。升压的速率一般控制在每秒升高预期击穿电压值的3%。“棒-棒”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要比“棒-板”气隙高一些,因为相对而言,“棒-棒”气隙的电场要比“棒-板”气隙稍为均匀一些。如图是空气中棒间隙的工频击

4、穿电压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在气隙长度d不超过1m时,“棒-棒”与“棒-板”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几乎一样,但在d进一步增大后,二者的差别就变得越来越大了。如图是空气间隙更长时的试验数据,为了进行比较,图中同时绘有“导线-导线”和“导线-杆塔”空气间隙的试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气隙长度的增大,“棒-板”气隙的平均击穿场强明显降低,即存在“饱和”现象。当气隙的击穿场强“饱和”时,再增大“棒-板”气隙的长度,已不能有效地提高其工频击穿电压。各种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分散性一般不大,其标准偏差值不会超过2%-3%

5、。小结均匀电场消除电极边缘效应的平板电极板间距离d一般不大击穿特性符合巴申定律稍不均匀电场冲击系数接近1,冲击击穿电压与工频击穿电压及直流击穿电压相等直流电压下“棒-板”负极性击穿电压大大高于正极性击穿电压工频交流电压下“棒-棒”气隙的击穿电压要比“棒-板”气隙高一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