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演示教学.doc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演示教学.doc

ID:60796613

大小:9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9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演示教学.doc_第1页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演示教学.doc_第2页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演示教学.doc_第3页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演示教学.doc_第4页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演示教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演示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1.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 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2. 菌落总数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 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C培养48 h后,所得1 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 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由于结果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污染源和安全程度。 3. 培养基与试剂 2.1 营养琼脂成分  2.2 制法:根据实际需要量,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

2、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有较多杂质的琼脂,应先过滤。),经103.43 kPa(121°C,15 lb)湿热灭菌20 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 仪器和材料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水热恒温培养箱、电炉、天平、冰箱。  材料:灭菌平皿(直径9 cm)、灭菌试管、刻度吸管、三角烧瓶、采样瓶、酒精灯、消毒水、镊子、试管架等。 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pH计或精密pH试纸、火柴或打火机。 5. 样品采集  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打开龙头放水3-5 min,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

3、 ml。  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毫升。  地表水的取样:应取距水面10—15 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6. 检验步骤  生活饮用水(自来水、纯净水):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倾注约15 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C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

4、,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C±1°C条件下连续培养48 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1 ml水样中的菌落总数。  水源水: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呈1:10稀释液。 吸取1:10稀释液1 ml,注入盛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呈1:100稀释液。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000、1:10000稀释液备用。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必须更换一支刻度吸管。 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未稀释的水样和2~3个适宜

5、稀释度的水样,分别注入灭菌培养皿内,其余操作同6.1 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步骤。 7. 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应求出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供下一步计算时应用。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产生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产生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又很均匀,则可将此半皿计数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然后再求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

6、算,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实例1)。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如表1实例2);若比值大于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数(如表1实例3)。若等于2亦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数(见表1实例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实例5)。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

7、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实例6)。  3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1中实例7)。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均无菌落生长,则以“未检出”报告之。  如果所有平板上都菌落密布,不要用“多不可计”报告,而应在稀释度最大的平板上,任意数其中2个平板1 cm2中的菌落数,除2求出每平方厘米内平均菌落总数,乘以皿底面积63.6 cm2,再乘以其稀释倍数报告之。  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两位有效数字,在两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