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doc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doc

ID:60810035

大小:16.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12-20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2012-5-16一、导入新课: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是否也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其二)(板书),看看诗人借诗歌表明了怎样的心迹。一、作家作品: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

2、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二、诗歌鉴赏:学生齐读全诗。问1:这首诗最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什么?明确: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是“念此怀悲凄悽”中的“悲悽”一词,即“悲伤”之意。问2:诗人为什么“悲悽”?(用诗中的语言回答)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两句揭示了心怀“悲悽”的原因。具体意思是:时光飞逝抛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施展。下

3、面,我们来看一看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情感的。问3:就主旨来看,“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两句暗含着一种什么意思?明确:“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写的是太阳从西边的大河旁落下,月亮从东边的山岭上升起。这种动态化的日月更替的景象暗寓着时光流逝、岁月不居之感。“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两句写的是:天空中,万里之遥的月亮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作者是否想表现月色的迷人和心情的喜悦呢?我们接着往下看。问4:“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的心情?明确:就全诗的情感和主旨来看,“冷”字表面上写的是半夜时分睡觉的枕席让人觉得寒冷冰凉,实际上是

4、写诗人心境的孤寂凄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两句写的是:气候的变化(天气变得寒冷起来)让人突然明白原来是季节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换,难以入睡成眠让人感到是如此的长夜难熬。为什么诗人不能入眠呢?此处似乎仍然没有答案,我们继续往下看。问5:“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如何翻译?诗人想倾吐心中的什么?结果又怎样?明确:“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两句说的是:我想倾吐自己的心声,却没有人应和我,我只好一个人举起酒杯劝自己的影子和我对饮。作者到底要倾吐的是什么?结合后文来看,应该是“岁月刀刀催人老、空有壮志不得酬”的苦闷。没有人应和,可以理解为没有人认同、理解诗人的苦闷,这

5、说明现实中知音难觅,故而只好与孤影对酌。总结:本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长夜难眠、对酒独酌的诗人形象,抒发了作者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知音难觅的孤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