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上-《饮酒》教学设计.doc

人教部编版八上-《饮酒》教学设计.doc

ID:60811582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20

人教部编版八上-《饮酒》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上-《饮酒》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上-《饮酒》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上-《饮酒》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饮酒》教学设计一、导入他向往宁静,却结庐人境。他热爱读书,却不求甚解。他乐于农事,却草盛苗稀。他性嗜饮酒,却举世独醒。他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不戚贫贱、不慕荣利。他住在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的陋室里,却希望天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很明显,他是谁呢?明确:陶渊明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近陶渊明,共饮一杯美酒。二、整体感知1.刚刚同学们读得很准确、很整齐。但是这首诗如果我们要想读得更好一点,还要读出什么感觉?用诗中的一个词表达这种感觉。明确:悠然(板书)2.那么,怎么能读出悠然呢,今天老师教大家一些方法。五言诗的节奏:二二一;二一二请同学斜线标出,提醒诵

2、读时注意自然停顿,切忌机械诵读的语调:回缓对于这首诗的朗读,应回缓些,尤其作为韵脚的字更要回缓。好,结合以上两点要求,同学们自己尝试着读一读,读出悠然的感觉。等会请同学来给我们展示。展示、评价、指导。齐读,读出悠然。六、话悠然1.通过刚刚的朗读,同学们认为哪几句诗最能表现陶渊明的悠然?明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这几句诗极具画面感,请适当发挥想象,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和心理描绘画面,表现陶渊明的悠然心境。小组合作,修改完善,展示评价。出示教师描绘:信步在门前的小径上,看到那隐逸在篱笆下的菊花又凌霜绽放了,我向来是

3、喜爱秋菊之人,惹得我忍不住要去采下细细欣赏,正当我悠哉地采摘一朵花的时候,不经意地抬头,便和远处的南山轻轻地打了个照面。时至傍晚,南山云气缭绕,夕阳像酒醉了一般铺着漫天的红晕,渐渐地沉入了南山的云气里。陆陆续地,鸟儿也三五成群、呼朋引伴地飞回山林中的家。如此美妙的画面,真让人的心儿也沉醉啊!特提菊花:知道菊有什么品格吗?菊秋天傲霜怒放、不与百花争妍,虽败而不轻易凋落,“宁可枝头报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品格高洁。“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菊之人也为品格超逸之人。3.这几句诗中有一个字老师还要特提一下,这首诗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过“悠然见南山”和“悠然

4、望南山”两个版本,你认为“见”和“望”用哪个字更好?明确:“见”字好。“见”表现出诗人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而不是故意停下手中的活去“望”南山,这正好与诗人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盛开的菊花让诗人流连,时不时摘下一朵细细欣赏,正当他沉浸在采菊的惬意时,不经意地一回头,哦,原米南山景色也如此迷人。可见作者的心和自然是如此的亲近,俨然已经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了。而“望”字则将人与物拉开了一段距离,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少了田园生活的闲适趣味。如果用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做个区分,“望”就是“有我之境”,“见”就

5、是“无我之境”,后者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物我两忘。齐读四句,再次感受这份物我两忘的悠然。六、悟悠然1.陶渊明在诗的开头说他“结庐在人境”,那么他是如何在喧闹的“人境”中保持这份悠然的呢?明确:心远地自偏。(板书:心远)“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晋代王康琚《反招隐诗》这句诗后来衍生出很多说法,如“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但是这些说法都没有道出隐的本质,陶渊明就一语道破天机,心远地自偏,关键是内心要清净,非常有哲理。追问:那么,陶渊明的心到底是远离了什么,才觅得一份宁静和悠然?出示资料: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

6、追名逐利。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闲适简朴、怡然自得的生活。《饮酒》大约写于他归隐田园20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陶渊明的心远是远离了官场的追名逐利、阿谀奉承,才觅得一份难得的宁静和悠然。有些人归隐但未必是真隐士,我们熟悉的王维一直是半官半隐,拿着高工资,享受着田园生活,弹琴品茶,顶多算田园生活的旁观者,半个隐士。而真正的隐居生活是很清苦很简朴的,像陶渊明就是环堵萧然,箪瓢屡空,要亲自参加田间的劳作,没有外物傍身,在亲近自然中获得了更多的生命体验,所以陶渊明的隐是真隐,陶渊明的悠然才是真悠

7、然。至于那些纯粹为了附庸风雅而去隐居的人就更不值得一提了。2.现在回到老师最初问的问题,陶渊明说的“真意”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陶渊明很肯定地说“此中有真意”,自己却说不出来,“欲辨已忘言”。预设:我们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有些时候,我们明明想的是那样,可是却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出,或者不知道如何详尽地表达,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叫言不达意,言不尽意,这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说非要知道真意是什么的话,那就自己用心去悟吧!画心,真意(板书)七、陶诗风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

8、味。”——梁实秋齐读评价。平淡自然中极富韵味,让我们再次齐读,感受这种艺术风味。八、板书设计忘真意心远悠然 赤壁教案一、导入让学生讲解赤壁之战的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