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物理相互作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高考必备物理相互作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

ID:60818583

大小:184.1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2-20

高考必备物理相互作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高考必备物理相互作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高考必备物理相互作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高考必备物理相互作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高考必备物理相互作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必备物理相互作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必备物理相互作用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1.如图所示,轻杆BC的C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点通过水平细绳AB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B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质量m=30kg,人的质量M=50kg,g取10m/s2.试求:(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2)轻杆BC所受力的大小.【答案】(1)200N(2)4003N和2003N【解析】试题分析:(1)对人而言:.(2)对结点B:滑轮对B点的拉力,由平衡条件知:考

2、点:此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平行四边形法则.2.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3.8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的恒力作用下从A点向B点做速度V1=2.0m/s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sin37°=0.6,g取10N/kg)(1)求水平力F的大小;(2)当木箱运动到B点时,撤去力F,木箱在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2,到达斜面底端C时速度大小为v2=1m/s,求木箱从B到C的位移x和时间t;(3)木箱到达斜面底端后冲上

3、斜面,斜面质量M=5.32kg,斜面的倾角为37°.木箱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要使斜面在地面上保持静止.求斜面与地面的摩擦因数至少多大.、【答案】(1)10N(2)0.4s0.6m(3)1(答0.33也得分)3【解析】(1)由平衡知识:对木箱水平方向Fcosf,竖直方向:且fFN,解得F=10N(2)由v22v122ax,解得木箱从B到C的位移x=0.6m,FsinFNmgv2v112ts0.1sa2.5(3)木箱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amgsin37mgcos378m/s21m对木箱和斜面的整体,水平

4、方向f1ma1cos37MmgFNma1sin37,其中f11竖直方向:1FN,解得13点睛:本题是力平衡问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求解平衡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能多力,也不能少力,对于三力平衡,如果是特殊角度,一般采用力的合成、分解法,对于非特殊角,可采用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对于多力平衡,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3.如图所示,质量M=10kg、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的足够长木板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5m/s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现

5、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的质量均为m=0.5kg,将一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2m时,又无初速地在木板的最右端放上第2块铁块,以后只要木板运动了L,就在木板的最右端无初速放一铁块,g取10m/s2。求:(1)木板下表面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第1块铁块放上后,木板的加速度的大小。(3)第4块铁块放上的瞬间,木板的速度大小。(答案可带根号)【答案】(1)0.5(2)0.25m/s2(3)m/s【解析】试题分析:(1)木板最初做匀速运动,由解得,μ(2)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1

6、="μ(M+m)g=0.5×(10+0.5)×10=52.5"N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大小F合=f1-F="52.5-50=2.5"N木板的加速度大小m/s2(若a=-0.25也给分)(3)解法一:第2块铁块放上瞬间木板的速度大小为v1:解得:m/s第2放上后系在水平方向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2="μ(M+2m)g=0.5×(10+0.5×2)×10=55"N第2放上后系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大小F合=f2-F="55-50=5"N第2放上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m/s2第3放上瞬木板的速度大小v2:解得:m/s第3放上

7、后系在水平方向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3="μ(M+3m)g=0.5×(10+0.5×3)×10=57.5"N第3放上后系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大小F合=f3-F="57.5-50=7.5"N第3放上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m/s2第4放上瞬木板的速度大小v3:解得:m/s解法二:第n放在木板上,木板运的加速度大小:第1放上,L后:第2抉放上,L后:⋯⋯第n放上,L后:由上可得当n=3,可得m/s考点:牛第二定律的合用.4.如所示,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管弯成的“S”形道固定于直平面内,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均R=0.2m的半平

8、滑接而成(的半径大于管内径)。道底端A与水平地面相切,端与一个固定于右地面上,其点同一直平面内。一量l=0.9m的水平道相切B点。一角θ=37°的斜道D与水平道的高度差h=0.45m,并与其他两个道于m=0.1kg的小物体(可点)在A点被射入“S”形道内,沿道ABC运,并恰好从D点以平行斜面的速度入斜道。小物体与BC段的摩擦因数μ=0.5。(不空气阻力,g取10m/s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