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附答案解析.docx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附答案解析.docx

ID:60819160

大小:257.8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12-20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附答案解析一、化学能与电能1.现需设计一套实验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量电解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6mL)和检验氯气的氧化性(不应将多余的氯气排入空气中)。(1)试从上图图1中选用几种必要的仪器,连成一整套装置,各种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填编号)是:A接______,B接______。(2)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3)能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4)假定装入的饱和食盐水为50mL(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当测得的氢气为5.6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时,溶液的pH为

2、____。(5)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如上图图2,该离子交换膜是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膜,溶液A是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答案】G、F、ID、E、C--12阳离子NaOH2Cl-2e=Cl2↑淀粉-KI溶液变成蓝色【解析】【分析】(1)实验的目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量电解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6mL)和检验氯气的氧化性,结合装置的作用来连接装置;(2)实验目的生成氢气和氯气,所以铁应为阴极,碳棒为阳极;(3)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说明;(4)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程式:2

3、NaCl+2H2O2NaOH+H2↑+Cl2↑,利用公式c=n来计V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求出氢离子的浓度,最后求出pH;(5)氢气在阴极生成,则b为阴极,a为阳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通过;a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同时溶液中生成NaOH。【详解】(1)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用排水量气法,预计H2的体积6ml左右,所以选I不选H,导管是短进长出,所以A接G,用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的洗气瓶检验氯气时,导管要长进短出,所以B接D,氯气要进行尾气处理,即E接C;(2)实验目的生成氢气和氯气,所以铁应为阴极,连接电源

4、负极,碳棒为阳极,所以炭棒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极反应:2Cl--2e-═Cl2↑;(3)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说明氯气具有氧化性;(4)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当产生的H2的体积为5.6mL时,物质的量n=5.6103L-45×-22.4L/mol=2.5×10mol,生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04mol,所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5104mol═0.01mol/L,所以氢离子的浓度0.05L1014-12=mol/L=1×10

5、mol/L,pH=12;0.01(5)氢气在阴极生成,则b为阴极,a为阳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通过,所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a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同时溶液中生成NaOH,所以溶液A是NaOH。【点睛】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①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②再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阴阳离子两组;③然后排出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Fe3+>Cu2+>H+>Fe2+>Zn2+>H+;阳极:活泼电极>S2->I->Br->Cl->OH-;如果阳极材料是活性金属

6、如Fe或Cu为阳极,则阳极本身被氧化。2.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AgCl:1.5×10-424gAgSO:0.796g(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序号操作现象将2mL1mol/LAgNO3溶液加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入到1mL1mol/LFeSO4溶液中实验Ⅰ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

7、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a.按右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①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_________极(填“正”或“负”)。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序号操作现象实验Ⅲ将2

8、mL2mol/LFe(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银镜消失中实验Ⅳ将2mL1mol/LFe2(SO4)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