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一)及解析.docx

高中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一)及解析.docx

ID:60821206

大小:133.1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2-20

高中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一)及解析.docx_第1页
高中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一)及解析.docx_第2页
高中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一)及解析.docx_第3页
高中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一)及解析.docx_第4页
高中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一)及解析.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一)及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一)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AB与竖直光滑半圆轨道AC平滑连接,C点切线水平,长为L=4m的粗糙水平传送带BD与平台无缝对接。质量分别为m=0.3kg和m=1kg两个小物体12中间有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用细绳将它们连接。已知传送带以v0=1.5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0.15.某时剪断细绳,小物体m1向左运动,m2向右运动速度大小为v2=3m/s,g取10m/s2.求:(1)剪断细绳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p(2)从小物体m2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滑离传送带的过程中,为了维持传送带

2、匀速运动,电动机需对传送带多提供的电能E(3)为了让小物体m1从C点水平飞出后落至AB平面的水平位移最大,竖直光滑半圆轨道AC的半径R和小物体m1平抛的最大水平位移x的大小。【答案】(1)19.5J(2)6.75J(3)R=1.25m时水平位移最大为x=5m【解析】【详解】(1)对m1和m2弹开过程,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m1v1-m2v2解得v1=10m/s剪断细绳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1m1v121m2v2222解得Ep=19.5J(2)设m2向右减速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由动能定理得:1-μm2gx=0-m2v222解得x=3m<L=4m则m2先向右减速至速度为零

3、,向左加速至速度为v0=1.5m/s,然后向左匀速运动,直至离开传送带。设小物体m2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滑离传送带的所用时间为t。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μm2gt=m2v0-(-m2v2)解得:t=3s该过程皮带运动的距离为:x带=v0t=4.5m故为了维持传送带匀速运动,电动机需对传送带多提供的电能为:E=μm2gx带解得:E=6.75J(3)设竖直光滑轨道AC的半径为R时小物体m1平抛的水平位移最大为x。从A到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m1v121m1vC22mgR22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x=vCt12R1gt122联立整理得x4R(104R)根据数学知识知当4

4、R=10-4R即R=1.25m时,水平位移最大为x=5m2.如图,在竖直平面内,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轨道ABC与粗糙的足够长斜面CD相切于C点,CD与水平面的夹角线沿竖直方向。现有一质量θ=37°,B是轨道最低点,其最大承受力Fm=21N,过A点的切m=0.1kg的小物块,从A点正上方的P点由静止落下。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sin37°=0.6.co37°=0.8,g=10m/s2,不计空气阻力。(1)为保证轨道不会被破坏,求P、A间的最大高度差H及物块能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L;(2)若P、A间的高度差h=3.6m,求系统最终因摩擦所

5、产生的总热量Q。【答案】(1)4.5m,4.9m;(2)4J【解析】【详解】(1)设物块在B点的最大速度为v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gmvB2R从P到B,由动能定理得mg(HR)1mvB202解得H=4.5m物块从B点运动到斜面最高处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mg[R(1-cos37)°+Lsin37]°-μmgcos37°?L=01mvB22解得L=4.9m(3)物块在斜面上,由于mgsin37>°μmgcos37,°物块不会停在斜面上,物块最后以B点为中心,C点为最高点沿圆弧轨道做往复运动,由功能关系得系统最终因摩擦所产生的总热量Q=mg(h+Rcos37°)解得Q=4J3

6、.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与半径为R=0.4m的粗糙半圆轨道BCD相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O是BCD的圆心,BOD在同一竖直线上.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在水平恒力F=15N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撤去F,小物块沿半圆轨道运动恰好能通过D点,已知A、B间的距离为3m,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对圆轨道B点的压力大小.(2)小物块离开D点后落到地面上的点与D点之间的距离【答案】(1)160N(2)0.82m【解析】【详解】(1)小物块在水平面上从A运动到B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7、12-0(F-μmg)xAB=mvB2在B点,以物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vB2R联立解得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为:N=16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对圆轨道B点的压力大小为:N′=N=160N(2)因为小物块恰能通过D点,所以在D点小物块所受的重力等于向心力,即:2mgmvDR可得:vD=2m/s设小物块落地点距B点之间的距离为x,下落时间为t,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x=vDt,12R=gt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