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docx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docx

ID:60822109

大小:238.4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2-20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试卷(含解析)之化学反应原理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实验室可用碳酸钠和双氧水等为原料来制备,具体流程如下:已知:①相关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Na2CO3+3H2O2=2Na2CO3?3H2O2△H<0②工业上常以产品活性氧的质量分数[ω(活性氧)=×100%]来衡量产品的优劣,13.00%以上为优等品。请回答:表1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反应温度/℃产品收率/%活性氧质量分数/%565.312.711073.213

2、.241585.013.552083.213.302555.112.78表2加料时间对产品收率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加料时间/min产品收率/%活性氧质量分数/%565.713.301076.814.751581.314.262089.013.822587.913.51(1)分析表1,一般选择的反应温度为_____。(2)分析表2,加料时间对产品收率也有很大影响,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不利于生产,加料时间太短导致产品收率较低的原因是_____。(3)结晶过程中加入氯化钠,作用是_____。(4)下列关于抽滤操作,

3、正确的是_____。A.准备略大于漏斗内径的滤纸,以盖住布氏漏斗瓷板上的小孔B.用倾析法先转移溶液,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C.洗涤沉淀时,加入少量水并开大水龙头,重复操作2~3次D.用玻璃棒轻轻刮下抽滤得到的固体,晾干后保存在试剂瓶中(5)使用图2所示装置抽滤,中途需停止抽滤时,最佳操作为_____。(6)产品出厂前需测定活性氧的质量分数,现将0.1000g某厂的产品(所含杂质均不参与反应)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10.00mL1.000mol?L﹣1的稀硫酸,再加入足量KI,摇匀后置于暗处,充分反应后,

4、加入少量_____,用0.1000mol?L﹣1的Na223标准溶液滴定,若该SO产品的活性氧质量分数为13.60%,则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_____mL。[已知:2Na2232246SO+I=NaSO+2NaI]【答案】15℃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加料太快会导致温度显著升高,双氧水分解降低产品溶解度,便于产品析出B先打开活塞,再关闭水龙头淀粉溶液17.00【解析】【详解】(1)由表可知,15℃时,产品收率和活性氧的质量分数高;故答案为:15℃;(2)由已知: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加料太快会导

5、致温度显著升高,双氧水分解,不利于反应的进行;故答案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加料太快会导致温度显著升高,双氧水分解;(3)结晶过程中加入氯化钠、搅拌,能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有利于产品析出;故答案为:降低产品溶解度,便于产品析出;(4)A.准备略小于漏斗内径的滤纸,盖住布氏漏斗瓷板上的小孔,A错误;B.用倾析法先转移溶液,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B正确;C.洗涤沉淀时,加入少量水,关小水龙头,减小流速,重复操作2~3次,C错误;D.用玻璃棒轻轻刮下抽滤得到的固体,过碳酸钠不稳定,应避光保存,D错误;故答

6、案为:B;(5)使用图2所示装置抽滤,中途需停止抽滤时,为防止自来水倒吸,最佳操作为先打开活塞,再关闭水龙头;故答案为:先打开活塞,再关闭水龙头;(6)已知:活性氧的质量分数[ω(活性氧)=×100%],则n(H2O2)=,产品溶于水由H2O2与KI的酸性溶液反应,H2O2+2H++2I﹣=2HO+I2,故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单22322462222322322质:2NaSO+I=NaSO+2NaI,则HO~2NaSO,n(NaSO)=2n

7、(HO),则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为=(0.136×0.1000g)×2÷16÷0.1000mol/L=0.0170L=17.00mL;故答案为:淀粉溶液;17.00。【点睛】工艺流程实验题要分析流程,所有设计都是为了实现流程的目标,在分析问题时要把握住这一基本原则,就能防止跑偏方向。2.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步骤1:取8mL0.1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滴加0.1molL1的FeCl溶液5~6滴,振荡;3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8、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静置;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molL1的KSCN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3+,来验证是否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猜想一:KI溶液过量,Fe3+完全转化为Fe2+,溶液无Fe3+猜想二:Fe3+大部分转化为Fe2+,使生成Fe(SCN)3浓度极小,肉眼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