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docx

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docx

ID:60824219

大小:84.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20

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3224、CaCO、BaCl、NaSO、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NaOH、CaCO3CuSO4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

2、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pH>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详解】(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2)测定滤液的pH大于7,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钡和硫酸钠不能共存,因此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故答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2.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

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提示:CO+CuOCu+CO2,H2+CuOCu+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2)由于二(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____。(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答案】④;①②;②⑤①;④①②③⑤④①【解析】(1)根据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解答;(

4、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答;(3)根据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解答;(4)根据各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1)由于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④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①②,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首先要除去二氧化碳,再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在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所以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②⑤①;(4)要验证该气体的成分,应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来检

5、验二氧化碳,再通过过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除干净,然后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反应的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是否有水生成,判断氢气的存在,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判断一氧化碳的存在;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④①②③⑤④①,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3.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前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后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且这些转化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1)若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则C的化学式是_____,写出一个符合A→D的化合反应_____(用

6、化学方程式表示)。(2)若B的物质类别与A、C、D不同,D由两种元素组成。A为纯碱,则A的化学式是_____,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答案】CO22H2+O22HO;Na2CO3Na2SO4+BaCl2===BaSO4↓+2NaCl。【解析】【详解】(1)若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B可以是氧化铜,C是二氧化碳,D是水,A是氧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是CO2,A→D的化合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2

7、222)若B的物质类别与A、C、D不同,D由两种元素生成水,化学2H+O2HO;(组成,A为纯碱,所以A是碳酸钠,B是氢氧化钠,C是氯化钠,D是硝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是Na2CO3,C→D的反应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4.在上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为最常见的酸,D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G为蓝色不溶物。图中“—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