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docx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docx

ID:60824531

大小:135.6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2-20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综合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2)t1℃时,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水_____g。(3)t2℃时,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可以用图中_____点(填“a”“或b“”c)”表示。(4)将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A都是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甲<丙C析出固体质量:甲>丙D溶质质量分数:甲=丙【答案】乙>甲=丙25不

2、饱和bABD【解析】【详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2)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丙物质20g,所以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25g水;(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50g,所以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不饱和溶液,可以用图中b点表示;(4)A、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降温后两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与降温前相等,由于没有明确原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

3、无法比较其中水的质量,错误;C、由于降温后甲有固体析出,而丙无固体析出,正确;D、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甲降温后是t1℃时的饱和溶液,而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甲>丙,错误。故选ABD。2.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____性。(2)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_____克。(3)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4、____。(4)某同学另取10克乙瓶中的固体样品,用100克15%的稀硫酸按同样方法进行实验,他认为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加入后,都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请计算说明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__________。【答案】酸2.253%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液。【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分析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

5、明反应后溶液呈酸性。(2)根据质量守恒,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80.00g+90g-167.80g=2.2g;(3)设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10644x2.2g106=xx=5.3g442.2g5.3g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53%;10g(4)若样品完全变质,样品全部变成碳酸钠。设:与10g碳酸钠反应需硫酸的质量为y,Na2CO3+H2SO4═Na2SO4+H2O+CO2↑1069810gy10610g9.25g98y=9.25g,所需稀硫酸的质量==61.64g。61.64

6、g<100g,稀硫酸过量;y15%若样品没有变质,样品中有10g的氢氧化钠。设:与10g氢氧化钠反应需硫酸的质量为z,2NaOH+H2SO4=Na2SO4+2H2O809810gz8010g12.25g98z=12.25g,所需稀硫酸的质量==81.67g。81.67g<100g,稀硫酸过量;z15%所以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加入100g15%稀硫酸后,稀硫酸一定过量。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是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液。3.央视《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

7、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实验小组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取

8、打磨后的“锡纸”片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锡纸”表面有深灰可知猜想(填“Ⅰ”或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