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和对策探究

影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和对策探究

ID:608282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2

影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和对策探究_第1页
影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和对策探究_第2页
影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和对策探究_第3页
影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和对策探究_第4页
影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和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和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主要因素和对策探究  摘要:根据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他们的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学校环境及体育课程的原因,如何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479?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56-02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历来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对近几年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在校大

2、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日趋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身体形态、耐力、肺活量等方面下滑趋势明显。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国家未来的栋梁,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体质的下降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在校大学生体质的现状6萍乡学院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教育厅发布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每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一次体质测试,并做好所有数据上报的工作。从2009年到2011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后发现,大学生身体形态方面出现了两头发展的趋势,肥胖体型和营养不良的学生都有上升趋势;在身体素质方面,耐力和速度近几年呈

3、明显下降趋势,两个项目中不及格学生比例逐年上升。二、影响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1.学生个人主观原因。①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与动机。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一直不重视体育课,导致学生一味地追求文化课成绩,进入大学后,他们也过多地从事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多数学生更是抱着拿学分、敷衍的态度,只有一部分学生课后从事体育锻炼。②缺少科学健身知识与手段。当代大学生虽然是高考中的佼佼者,擅于文化课、理论课的学习,但对于如何科学健身方面却很茫然。在进入大学后,有很多学生想进行体育锻炼,但其锻

4、炼的形式、内容与方法局限于自学或长辈的影响,而非通过体育教学得来。从在校大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来看,男生选择篮球,女生选择羽毛球的较多。③无规律的生活方式。进入大学后多数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学生无时间参与体育锻炼,进而体质下降。62.学校客观环境的原因。①教学模式。现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采用的“三自主”模式,虽然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课,给学生很大的选择,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分项后的教学,很多任课老师更多的是注重专项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特

5、别是减少一些基本的跑跳等运动形式,这也是在校学生的速度和耐力素质方面逐年下降的原因。②体育场地、设施。高校体育场地、设施能满足学生的教学活动和课后训练,特别是大球类(篮、足、排)场地数量能适应课后学生锻炼的要求,也能得到充分利用。但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场地很难满足学生的要求,这些场地一般是要收费,另外还缺乏一些室内体育场地设施,这些场地学校一般会进行严格管理,遇到下雨、下雪天气学生就没有去处进行锻炼。③考试考核制度。现行的体育考试考核制度主要是专项技能的考试与平时上课的表现,只要每节课都来上课,最后的

6、成绩就很少有不及格的。每年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最后的数据学生也看不到,虽然学校将最后的测试数据进行上报,但基本上也是走走过场。3.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①家庭观念。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往往对文化课的成绩看得比较重,影响学习成绩、耽误学习时间的体育活动一律禁止,再加上学校的高压政策,也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被磨灭了。而少数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也是受家长的安排。②长辈关爱。当代在6校大学生都是“90后”,这群学生在家的生活、甚至在校的生活多由长辈包办,他们连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生存技巧都得不到锻炼,体

7、质方面必然会下降。在大学学习中,对于体育这种“苦差事”,往往是采取望而却步的态度。4.体育课程方面的原因。①培养目标。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五育并举的社会人才,但是高校体育课只在一二年级开设,学校还要肩负培养学生锻炼的方法、意识、态度、习惯等方面的责任,其短期与长期效应产生偏移,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要求。②教学过程。现在高校体育课堂多采用“三段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多采用“命令式”,学生只能作为接受者,加上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正掌握体育技能的可能性比较小,参加体育锻炼的效果可想而知。③体育技术指导。

8、由于高校体育教师不采用坐班,教师上完课后就很少与学生见面,只有在举行体育运动会时才能见面,平时的体育锻炼过程中很难见到体育教师,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健身指导。三、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1.加强宣传,提高学生主动健身的兴趣。大学生体质下降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家长、学校重视文化课学习,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产物,要改变这种错误观念,只有加强宣传。学生身体健康才是学习及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接班人。62.通过体育知识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