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室学期工作计划.docx

小学教科室学期工作计划.docx

ID:60889345

大小:12.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28

小学教科室学期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小学教科室学期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小学教科室学期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小学教科室学期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科室学期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教科室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XX市教育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和XX市教育局中心工作,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坚持“三服务、三结合”的工作方针,深化教育科研“两项工程”,加强教育科研的规范化和普及化建设,倡导“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科研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破解教育改革与发展难题,引领学校特色品牌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打造服务型教育科研体系,提升教育科研品质。  二、工作要点和措施:  1.深化科研队伍建设,发挥教育

2、科研兴教作用。以《XX市学校教育科研评估细则》和《XX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为导向,深化教育科研“达标工程”,从组织规范、制度规范、工作规范、活动规范等方面加强学校教育科研的规范化建设,做好《教科室工作手册》记载制度,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经常组织教师业务学习交流,做好隔周学习例会,介绍典型经验,学习科研理论。  以现有立项的8项各级各类课题为突破口,深化教育科研“普及意识”,让更多教师对教学的困惑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鼓励个人小课题、教研组课题的申报,为营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搭建平台。  2.聚焦热点问

3、题,提升课题研究品质。关注学校剪纸、书法、儿童阅读等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XX年度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并倡导“求真务实”的研究作风,支持帮助教师联系教学实际开展针对性小课题研究。  3.重视研究过程,加强课题全程管理。根据《XX市教育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实行“三类五级”课题管理办法,完善课题管理网络,建立课题研究网络档案,实施课题研究的全程管理。加强课题立项、开题、实施、结题等关键环节的指导和管理,支持学校和教师参与哲学社会科学类规划课题,构建多层次课题研究结构,全面推进各类教育研究,

4、避免低层次重复研究,鼓励深层次长期研究,分期分阶段组织召开课题协作研讨会议,切实破解教育现实问题,培育课题特色,提升课题品质。  4.搭载多层平台,支持教师成长  协助校长室、教导处认真做好教师90学时培训和校本培训工作。进一步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发挥市级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把校级教学骨干评比系列化、常规化。建立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岗位培训。采用“走出去,引进来”,创造条件开展对外展示交流活动,为青年教学骨干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切实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

5、、帮、带作用。从师德、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帮助青年教师把关定向。在日常教学中,师徒以多种形式交流探讨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每月至少进行2次的常态课交流活动。积极参加市、街道教学技能竞赛,发挥团队作战精神,做好赛前的辅导和准备工作。  5.做实过程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确立“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发展”的观念,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评价,通过实实在在的科研,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抓好学校各级立项课题的过程研究,通过课题的开展,扎实有效地提高经验型教师的专业水平,使

6、课题研究立足与学校文化发展与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确保能做到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级规范、示范、先进教研组的评比。继续推进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方案,实施制订经验型教师分层评选制度,大力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6.充分利用教研组,强化集体备课,优化教学预设。  各教研组在自行备课——集体研讨——组织教学这样模式下,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创新学科教研常态工作。学科教研要进一步聚焦常态课堂,聚焦教师的疑难问题,聚焦学生学习,变关注教为关注学,变理论建构为实证研究,变

7、务虚讨论为解决问题,进一步发挥教研活动在推进教育改革中的专业指导作用,力求“常规有创新,常态有突破”。进一步探索以“课堂观察”为手段的有效务实的教研组织形式。  7.继续做好各项不定期工作。  一如既往地做好通讯报道、校报编辑、学校大事记整理、余姚教育志资料整理等各项工作,协助校长室、教导处开展好英语节、读书节、剪纸节等各项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