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练习湘教版.docx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练习湘教版.docx

ID:60899763

大小:2.99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03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练习湘教版.docx_第1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练习湘教版.docx_第2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练习湘教版.docx_第3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练习湘教版.docx_第4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练习湘教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练习湘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讲地球表面形态1.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B.背斜常形成自流盆地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答案:C2.使背斜成为山谷,向斜成为山岭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C.沉积作用D.侵蚀作用答案:D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马里亚纳海沟是板块张裂形成的B.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C.大西洋是板块张裂形成的D.落基山脉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答案:C4.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波浪岩耸立在西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由于像高高的海浪

2、而得名。下图中波浪岩的成因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解析:选A。图中波浪岩位于西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不易受到海浪、冰川、流水侵蚀,干旱区主要外力是风力,所以波浪岩的成因是风力侵蚀。5.(2019·宁波质检)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河流峡谷、风蚀城堡B.三角洲、冲积扇C.沙丘、黄土高原的沟壑D.瀑布、戈壁答案:B(2017年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第6题。6.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B。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①是海蚀崖,为海浪侵蚀作用

3、形成;图②是冲积平原,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图③是沙丘,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图④是角峰,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2017年4月浙江选考)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回答7~8题。7.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A.高温变质       B.侵入冷凝C.高压成岩D.喷出冷却8.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解析:第7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软流层的岩浆上涌侵入岩石圈内部,缓慢冷却凝固而成,故选B。第8题,题目文字材料和图示显示,岩石表面温度一开始较岩石内部略高,但随

4、之就迅速降低,而岩石内部则降幅缓慢。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外界温度变化可能使岩石表面和内部膨胀收缩幅度产生差异,从而导致岩石破碎,这属于物理风化作用,故选D。答案:7.B 8.D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所示山岭的形成是(  )A.背斜形成的山岭B.向斜形成的山岭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D.断层形成的山岭10.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地质作用形成的是(  )A.庐山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唐古拉山答案:9.D 10.A(2019·温州测试)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千米,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回答11~12题。11.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说法,正确

5、的是(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12.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解析:第11题,东非大裂谷位于东非高原,经历了地壳抬升运动;裂谷形成是地壳张裂的结果;图中岩石层理结构明显,为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沉积岩为外力作用形成,岩浆冷却形成岩浆岩。第12题,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是地壳断裂形成的地堑,类似于A、D选项,根据图例判断A选项的岩层为沉积岩,D选项的岩层为岩浆岩。答案:11.A 12.A(2019·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图甲、图乙是河流地貌发育的两个不同阶段。读图回答13~14题。13

6、.图甲中①地淤积、②地侵蚀的影响因素是(  )A.地质构造B.地表植被C.岩石性质D.河流流量14.随时间推移,图乙中③地最有可能(  )A.保持现状,动态平衡B.淤积壮大,向右伸展C.洪水冲断,河道取直D.保持存在,向南推移答案:13.C 14.C15.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其成因是(  )A.侵蚀-搬运作用B.搬运-堆积作用C.风化-侵蚀作用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答案:A16.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挪威的峡湾——海浪侵蚀B.芬兰的众多湖泊——地壳下沉C.云南的石林——流水溶蚀D.科罗拉多大峡谷——板块张裂答案:C(

7、2019·金华联考)读下图,回答17~18题。17.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A.①②B.③④C.③⑤D.⑤⑥18.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答案:17.C 18.C1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地形被称作________地貌,它主要出现在______岩分布的地区,这类岩石按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