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3讲ATP、酶与物质运输教案.docx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3讲ATP、酶与物质运输教案.docx

ID:60899862

大小:1.56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2-03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3讲ATP、酶与物质运输教案.docx_第1页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3讲ATP、酶与物质运输教案.docx_第2页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3讲ATP、酶与物质运输教案.docx_第3页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3讲ATP、酶与物质运输教案.docx_第4页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3讲ATP、酶与物质运输教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3讲ATP、酶与物质运输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讲 ATP、酶与物质运输[考纲要求] 1.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a)。2.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b)。4.扩散和渗透的过程(b)。5.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及原因(b)。6.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b)。7.胞吞和胞吐(a)。8.酶的发现过程(a)。9.酶的本质、特性及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b)。10.影响酶作用的因素(c)。1.从ATP结构简式理解其组成上图所示序号分别表示为:①C、H、O、N、P;②腺苷;③核糖;④腺嘌呤;⑤核糖;⑥磷酸基团;⑦高能磷酸键;⑧腺苷;⑨ADP(腺苷

2、二磷酸)。提醒 (1)ATP≠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一种储能物质,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2)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但细胞中ATP含量很少。其能量供应依赖于ATP与ADP间快速转化。(3)ATP合成时可产生水,ATP水解时需耗水。2.牢记与ATP产生和消耗有关的细胞结构及生理过程转化场所常见的生理过程质膜消耗ATP:主动转运、胞吞、胞吐细胞溶胶产生ATP:细胞呼吸糖酵解阶段叶绿体产生ATP:光反应;消耗ATP:碳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线粒体产生ATP:需氧呼吸的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阶段;消耗AT

3、P: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3.熟记酶的相关知识提醒 有关酶的6个误区(1)误认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实际上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进而引申为合成的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或细胞核。(2)误认为“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酶”,实际上,凡是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3)误认为“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实际上酶是生物催化剂,只起催化作用。(4)误认为“酶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实际上酶既可在细胞内

4、,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5)误认为“低温引起酶变性失活”,实际上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结构,且低温处理后再回到最适温度条件下,仍具有高效催化性。(6)误认为“过氧化氢酶和加热促使过氧化氢分解的原理相同”,实际上过氧化氢酶是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而加热是使过氧化氢分子获得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态。4.理清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的3类曲线(1)酶的特性的曲线①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高效性。②图2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专一性。(2)各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①分析图3和图4可知

5、,温度或pH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②分析图5可知,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P点以后的限制因素则是酶浓度。提醒 (1)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酶溶液为淀粉酶,验证酶的专一性,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本尼迪特试剂,不能选用碘—碘化钾溶液,因为碘—碘化钾溶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2)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试剂宜选用碘—碘化钾溶液,不应该选用本尼迪特试剂,因为本尼迪特试剂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另外在酶溶液和反应物混合前,需要把两者先分别放在各自所需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3)在探

6、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因为底物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4)在酶的最适pH探究实验中,操作时必须先将酶和底物分别置于不同pH条件下,然后再将同一pH条件下处理的底物和酶液混合,而不能把酶加入反应物中后,再加入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5)探究酶的高效性时,对照组应为无机催化剂;探究酶的催化作用时,对照组应为不加催化剂;探究酶的专一性时,既可用同一种酶作用于不同底物,也可用不同酶作用于同一底物。5.利用实例直接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运输方式实例扩散水(渗透)、气体(如O

7、2、CO2等)、脂溶性物质(如甘油、脂肪酸、乙醇、性激素等)的跨膜转运易化扩散复极化时K+外流、去极化时Na+内流等主动转运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离子等胞吞、胞吐化学递质的释放、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及细胞碎片等核孔运输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6.“四看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7.根据曲线图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提醒 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6点提醒(1)各种离子和脂溶性差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这些物质进出细胞时,如果顺浓度梯度转运则为易化扩散,如果逆浓度梯度转运则为主动转运。例如,K+由

8、组织液进入神经细胞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行。(2)跨膜转运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动力来自物质浓度差或ATP供能,其不但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也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3)载体蛋白转运物质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但不一定都会消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