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1.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练习鲁科版选修4.docx

高中化学1.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练习鲁科版选修4.docx

ID:60912365

大小:60.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1-02

高中化学1.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练习鲁科版选修4.docx_第1页
高中化学1.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练习鲁科版选修4.docx_第2页
高中化学1.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练习鲁科版选修4.docx_第3页
高中化学1.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练习鲁科版选修4.docx_第4页
高中化学1.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练习鲁科版选修4.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1.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练习鲁科版选修4.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推荐⋯⋯⋯⋯⋯⋯⋯⋯⋯⋯⋯⋯⋯⋯⋯⋯⋯⋯⋯1.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练习鲁科版选修41.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6CO2↑+24e-+24H+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22.4CO气体L26解析:该燃料电池的原理为C6H12O6+6O2―→6CO2+6H2O,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书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负极为C6H12O6+6H

2、2O―→6CO2↑+24e-+24H+,正极为6O2+24e-+24H+―→12H2O,从电极反应方程式易知H+应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从总反应方程式可见每生成1molCO2消耗1molO2。答案:B2.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解析:该原电池负极反应为:Al―→Al

3、3++3e-,正极反应为:22--,工作O+2HO+4e―→4OH时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答案:B3.下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1⋯⋯⋯⋯⋯⋯⋯⋯⋯⋯⋯⋯⋯⋯⋯⋯⋯⋯⋯⋯⋯⋯⋯名校名推荐⋯⋯⋯⋯⋯⋯⋯⋯⋯⋯⋯⋯⋯⋯⋯⋯⋯⋯⋯hνTiO2/S――→TiO2/S*(激发态)TiO2/S*―→TiO2/S++e--+-―→3I-I32e2TiO2/S++3I-―→2TiO-2/S+I3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B.电池工

4、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的浓度不会减少和I3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解析: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只起到导电的作用。由电子转移方向知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发生得电子反应-+2e-―→3I-,A错。I3答案:A4.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Fe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解析:根据图

5、中电子流向可知X为负极,Y为正极。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推知,D项正确。答案:D5.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Fe===3Fe2⋯⋯⋯⋯⋯⋯⋯⋯⋯⋯⋯⋯⋯⋯⋯⋯⋯⋯⋯⋯⋯⋯⋯名校名推荐⋯⋯⋯⋯⋯⋯⋯⋯⋯⋯⋯⋯⋯⋯⋯⋯⋯⋯⋯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CuFeFeCl3BCFeFe(NO3)3CFeZnFe(SO)324DAgFeCuSO4解析:由反应式知Fe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中含Fe3+,且正极比Fe活泼性差。答案:AB6.有A、B、C、D四种金属,做如下实验:①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②将A、D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6、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③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DB.C>D>A>BC.D>A>B>CD.A>B>D>C解析:①A与B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电解质溶液中会构成原电池,B不易腐蚀,说明B为原电池的正极,金属活动性A>B;②A、D与盐酸反应,D比A反应剧烈,可判断金属活动性D>A;③根据置换反应规律可判断,Cu不能置换出B,说明活动性B>Cu;Cu能置换出C,说明活动性Cu>C,综合①②③可知四种金属活动性的排列顺序是D>A>B>C。答案:C7.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7、同时向a中加少量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中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基本正确的是()解析:由于Zn+CuSO===ZnSO+Cu,形成Cu—Zn原电池,反应速度加快,由于Zn与CuSO444反应,与H+反应的Zn的质量减小了,H2的体积减小,a中反应速率大但放出的H2少。答案:A8.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4示为:2H+O===2H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