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2015级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2015级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ID:6091739

大小:2.19 MB

页数:93页

时间:2018-01-02

东南大学2015级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_第1页
东南大学2015级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_第2页
东南大学2015级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_第3页
东南大学2015级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_第4页
东南大学2015级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2015级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南大学2015级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1802授予学位:工学学制:4制定日期:2015一.培养目标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基础、良好的工程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知识及相关研究开发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发展潜力、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与应用、组

2、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在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二.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交通运输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系统工程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知识,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并应用于工程问题的解决;3、掌握交通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专业前沿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措施,在交通系统分析、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等方面具备研究和设计能力,具有创新意识;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的基本方法

3、,理解交通工程领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对工程问题解决的影响,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具备一定的专业文献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6、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三.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相近专业:交通运输、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四.主要课程1、通识教育基础课马列课、德育课及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大学英语(2级、3级、4级起点)、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4、、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等2、大类学科基础课交通运输导论、画法几何与AutoCAD、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交通工程基础、交通数据分析方法、城市规划原理、结构力学(Ⅰ)3、专业主干课交通分析、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道路交通安全、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4、专业及跨学科选修课(1)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在本科生高年级,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兴趣,在“交通系统类”、“交通土建类”和“交通信控类”三个方向中选择某个方向课程群进行系统性学习。其中:①设置《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仿真实

5、验》、《交通工程案例分析》3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作为其它方向课学习的基础;②“交通系统类”方向选修课程群侧重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优化知识;③“交通土建类”方向选修课程群侧重道路交通设施建造与管养知识;④“交通信控类”方向选修课程群侧重于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知识。要求学生在确定某个方向后,至少完成课程群内6个以上的学分学习。(2)跨学科选修课设置与本专业相近的学科知识学习,涉及交通运输、桥梁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工程等,其它未限选的交通系统类、土建类、信控类方向课程也作为本专业跨学科任选课程范围内。要求选修6个以上学分。五

6、.主要实践环节军训、英语强化训练、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工业系统认识I、认识实习、交通工程实习、工程测量实习、路基路面工程实习、路基路面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交通工程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1六.双语教学课程交通工程基础(茅以升班)、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数据分析方法、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前沿技术研讨、机场规划与设计、智能运输系统。七.全英文教学课程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数据挖掘技术。八.系列研讨课程(含新生研讨课)交通运输导论、工程测量、交通数据分析方法、城市规划原理、交通工程案例分析、交通前沿技术研讨、城市道路设

7、计、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道路交通环境工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九.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1.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50学分,即可毕业。外语达到东南大学英语学习标准、平均学分绩点≥2.0者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茅以升班级学生“课外研学”环节中,必修专业安排的英文“课外研学讲座”。3.纳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学生,需参加专业安排的“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企业实训。十.各类课程学分与学时分配课程

8、类型学分学时学分比例通识教育基础课程56.5100837.67%专业相关课程67.5109245%集中实践环节(含课外实践)&短学期课程2646+课程周数:3917.33%总计1502146+课程周数:39100%十一.实践类课程学分比例实践类课程学分:35.12,总学分:150,比例:23.42%2通识教育基础课程(1)思政类授课实验讨论课外周学授课授课考核课程编号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