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115机械效率》教学设计(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图).docx

苏科版《115机械效率》教学设计(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图).docx

ID:60918435

大小:56.5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1-02

苏科版《115机械效率》教学设计(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图).docx_第1页
苏科版《115机械效率》教学设计(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图).docx_第2页
苏科版《115机械效率》教学设计(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图).docx_第3页
苏科版《115机械效率》教学设计(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图).docx_第4页
苏科版《115机械效率》教学设计(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图).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科版《115机械效率》教学设计(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图).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料推荐⋯⋯⋯⋯⋯⋯⋯⋯⋯⋯⋯⋯⋯⋯⋯⋯⋯⋯⋯苏科版《11.5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纳入重要的内容标准,旨在加强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它既是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一种重要、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教师来说,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法和学法上拟用实验探究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目的。本设计的第一环节是复习导入,通过视频展示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以及功的知识复习,为学生顺利完成反映机械性能的机械效率构建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平台。第二环节是猜想、实验和质疑,通过活

2、动一,让学生对问题“手拉绳子做的功等于动滑轮拉重物所做的功吗?”进行猜想,并引导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手拉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拉重物所做的功。通过实验的设计归纳则可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同时达到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目的。得出结论后进一步让学生分析讨论:多余的功干什么了,引出使用机械的三个功。第三环节是认识有用功、总功、额外功,这一环节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旨在发展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紧接着是认识机械效率,通过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三个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上面的对多余的

3、功(即额外功)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有用功和总功数量上相差越小越好,继而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过度自然且易于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了解常用机械的机械效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机械效率。这一环节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第四环节议一议“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用有用Wⅹ100%变形有关”和“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教师适当引导:把公式η=W总有用额外为η=Wⅹ100%,通过讨论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WW五环节是课堂巩固,围绕着怎样提高自行车的机械效率问题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能够

4、联系生活、联系实际,使物理知识生活化,又使生活现象物理化。借助这一活动,学生了解使用机械的历史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最后再将效率问题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能把课堂知识活学活用,增强提高效率的意识。最后一环是小节和作业布置,利用遗忘规律,起当堂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本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设计、动手实验发现动力1⋯⋯⋯⋯⋯⋯⋯⋯⋯⋯⋯⋯⋯⋯⋯⋯⋯⋯⋯⋯⋯⋯⋯精品料推荐⋯⋯⋯⋯⋯⋯⋯⋯⋯⋯⋯⋯⋯⋯⋯⋯⋯⋯⋯对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分析数据后自主学习认识使用机械的三个功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

5、关系,建立机械效率的概念,算一算机械效率,议一议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观看图片和视频说一说怎样提高自行车的机械效率,举例说明学习和生活中的效率问题等,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学习形式更富吸引力,课堂具有更多的生成性。在每复习导入一环节中均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准确、恰当、即时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自信,使整个课堂生动、活跃起来,充分展示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二、教学流程图测量、比较手拉绳子做的功活动一:再探动滑轮和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分析数据议一议: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活动二:了解有用功、总功自学教材和额外功理解机械效率计算

6、: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建立概念说说:怎样提高自巩固练习行车的机械效率选一选小结与作业延伸:学习和生活中的机械效率三、课堂学习目标1、经历使用动滑轮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学会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有关问题的简单计算。3、了解常用机械的机械效率,通过讨论、分析,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4、通过对机械效率的了解,认识到做所有的事情都要讲究效率。5、了解使用机械的历史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四、教学重点2⋯⋯⋯⋯⋯⋯⋯⋯⋯⋯⋯⋯⋯⋯⋯⋯⋯⋯⋯⋯⋯⋯⋯精品料推荐⋯⋯⋯⋯⋯⋯⋯⋯⋯⋯⋯⋯⋯⋯⋯

7、⋯⋯⋯⋯了解什么是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理解机械效率,知道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五、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六、教学资源教师用:多媒体。学生分组用:铁架台、细绳、滑轮若干、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钩码若干。七、教学过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1.播放视频: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提问:观看既是复习知识又视频中有哪些简单机械?回答为后面的学习构2.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如果我建知识平台。复习联系生活实际,充们要求做功的多少,要知道哪些量?导入投影出示:课本图11-14.分利用课本资源3.提问:大家还记得小明是用什么方法将思考后,指名上黑板画出创设情境,

8、激发学木料运上楼的吗?示意图。生的求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